9月4日,县农林局局长陈兴文带领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以及西安灏睿、高陵老屈庄、高陵信邦三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前往渭南市合阳县和大荔县考察设施冬枣产业情况。冬枣又名“冻枣”,是枣的晚熟鲜食优良品系,以其丰富的营养、极佳的品质和美丽的外观被誉为“百果王”、“活维生素丸”,倍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考察组一行首先来到了合阳县寺前镇党师冬枣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负责人是来自大荔县的“冬枣种植能手”党进财。2012年他看准了日光温室冬枣较其他设施冬枣上市早、商品性好的商机,流转30亩土地,投资170余万元建起了拥有18栋日光温室的冬枣园,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管理,今年6月底党师的冬菜喜获丰收,比其他设施早了近一个月,被闻讯赶来的外地客商以每斤70-80元的价格订购一空,加上陆续成熟的两批冬枣价格也在20-40元,已经收回近七成的前期投资。目前,党师的合作社已经吸纳当地社员50余名,正在大力发展日光温室冬枣。
随后,考察组一行来到了大荔县冬枣种植的起源地—安仁镇红星村(又名小荀村),目前全村95%耕地已栽种冬枣,成为远近闻名的专业村。早在2001年,该村从山东沾化等地开始引进冬枣种植,经过试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冬枣成熟季节正逢北方雨季,一场秋雨就会使冬枣整园烂掉,为此当地村民发明了一种由竹竿和塑料膜搭建的简易设施,称之为春棚(也叫冷棚),不仅很好解决了裂果问题,而且冬枣上市早,甜度高,果面好,每亩地仅投入6000元,价格却提高了几倍。逐渐尝到了设施冬枣的甜头,果农还将冬枣“请进了”钢构大棚和日光温室等新型设施,使得冬枣的上市时间越来越早,优果率越来越高,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果农根本不用愁销路。近几年,随着冬枣行情看涨,为保障货源供应,外地客商在冬枣成熟前纷纷相约大荔,采用“断园”销售的订单农业模式,根据每个枣园挂果情况和枣农现场确定整园收购价格,有效解决了冬枣“采青上市”的难题,形成了互利双赢的发展局面。目前大荔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枣乡”,冬枣种植面积达到了20万亩,人均枣业纯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
经过实地参观和与果农交流,考察组一行认为高陵县自然资源禀赋与大荔、合阳相近,且设施种植有着规模大、历史久的基础,发展设施冬枣产业具有良好的自身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下一步,县农林局将以此次考察为契机,进一步组织高陵县各合作社负责人和种植大户赴当地参观考察,加强交流合作,邀请当地专家来高陵县讲课授业,推广设施冬枣种植技术,不断加大品种调整力度,提高设施农业单棚效益,推动高陵县都市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