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塔区辖120个行政村,目前已完成改造的村有69个。为切实保障城改过程中集体三资的安全,雁塔区结合辖区实际,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切实解决包包账、节节账、不能及时入账导致的账实不符等问题,保障群众权益,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促进辖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创新机制 消除监管盲区
2013年6月,雁塔区在辖区6个街道,选取了三种不同类型的集体经济组织,开展集体三资管理试点工作,其中包括两个农村、两个城改回迁社区和两个正在实施城中村改造的村。在原村财街代管职能的基础上,与其签订集体三资委托管理服务协议,全面托管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各种流动资产、农业资产、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集体所有的土地、林木、园地、滩涂、水面等资源的核算与管理。
经过一年的探索,雁塔区集体三资管理机制逐渐完善。今年6月,正式在原雁塔区农村经济服务中心基础上加挂雁塔区集体三资管理服务中心牌子,将街道农村财务管理服务中心更名为街道集体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强化对集体经济管理的指导、审计、监督、人员培训,以及对集体三资的清查、产权界定、登记、审核、公开等职能。
雁塔区还投资40万元,结合实际工作建成集体三资管理信息平台。将全区集体经济组织的三资清查结果,全部绘图造表,如实登记入账,对各类合同、票据、招标文件等原始资料都进行了收集扫描,切实摸清底数,并全部输入信息平台,建立详细的集体三资管理台账,实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规范流程 安全公开透明
为保障集体三资安全公开透明运行,雁塔区积极整合基层监督资源,规范监督方式和程序,严格监督标准和要求,加大违反集体三资管理规定现象的问责和查处力度。我们针对城改公司财务,设立了独立的台账信息管理系统,配备专业会计人员,严格按照公司财务制度规定监管。据雁塔区集体三资管理服务中心高级经济师、审计师王娟介绍,该区建立了城改公司财务分析制度,强化城改公司负责人及财务人员离任审计,对集体三资管理的重大事项实行决策、程序、结果三公开,定期向村民股民大会或村民股民代表大会报告集体三资运营情况,听取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意见和建议,主动接受监督。
并依托集体三资管理信息平台建立电子监察平台,对财务收支、资产变更、资源流转等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和全程跟踪;建立健全集体三资管理责任追究制度,严肃查处违反三资管理规定的问题。
目前,雁塔区已经与辖区包括农村、城改村、村办公司、城改公司、农转居社区、城市社区在内的所有集体经济组织签订了三资委托管理协议,在保证集体 三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和收益权四权不变的基础上,对全区集体三资进行清查,预计9月底前全部纳入信息平台,并逐步实现集体三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编辑点评
用制度给群众建一本明白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村庄都实施了城改或者面临着城改,村集体的三资管理的重要性也凸显了出来。为了保障群众权益,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雁塔区积极整合基层监督资源,规范监督方式和程序,严格监督标准和要求,保障集体三资安全公开透明运行。既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又使其公开透明,在群众的监督下运行,用制度给群众建一本明白账,受到了群众的好评,也从根源上遏制了城改过程中腐败问题的发生几率。这样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值得其他区县借鉴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