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新建 李雅楠
前几天,西安市中铁中学给高一新生布置了一道令同学们意想不到的暑假作业——发给他们每人一本学校精心编印的《新丝路·赏名家 “古道新曲文化行”系列活动读本》,让他们阅读“丝绸之路万里行”名家系列报道,在每篇报道后写出各自的“阅读感言”,让学生们感悟丝绸之路文化的博大厚重。
近一个时期,各大媒体开展的“丝绸之路万里行全媒体行动”,在西安市中铁中学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建校七十多年来,西安市中铁中学一直与丝绸之路上的三颗明珠——天水市、乌鲁木齐市和西安市有着特殊的渊源,这三座城市共同见证了中铁中学的变迁、发展与辉煌,成为丝绸之路上一所流动的学校。为了让新学生了解西行路上的人文风光,感悟丝绸之路文化的博大厚重,为实现中国梦发奋学习,该校特意将媒体刊登的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行走丝路11篇文章收集起来,专门选登著名版画家、该校高级教师张桂林先生的《晾葡萄干》《村郊瓜市》《边城晨歌》《天山明镜》《秋艳吐鲁番》等丝路版画作品,编印成《新丝路·赏名家 “古道新曲文化行”系列活动读本》,发给每位新入校的高一学生,让新生们利用暑假这一难得的时间细心阅读,品味营养美味的“文化私房菜”, 和名家一起阅读文明、融通历史、收割思想、创造自我。同时专门在每篇报道后面开辟了“阅读感言”板块,让学生们赏名家作品、谈感想、写体会,让新进入中铁中学的学生们了解母校在丝路沿线曾留下过的辉煌足迹,培养和增进学生们对校园的热爱。
据了解,开学后该校还将把同学们的阅读感言收集起来,召开专题朗诵会,共同欣赏,共同享受丝绸之路沿线的文化和友谊带来的快乐,为同学们奉献一场“丝绸文化新盛宴”。校长李进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新学生勤留意记录成长,善思考创造未来!”
让学生 “参与”城市发展好
素质教育虽提倡了许多年,但不少学校却依旧以高考成绩为指挥棒,让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西安市中铁中学让学生阅读“丝绸之路万里行”名家系列报道,知晓丝路文化和西安市建设丝绸之路新起点的情况,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和行动融入、参与城市的发展,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意识,而且能够让学生善于思考、创造未来,值得肯定,值得借鉴。 (杨斌鹄)(2014年8月18日《西安日报》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