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象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
7月18日入伏以来,临潼区持续出现高温天气,人们体感舒适度普遍降低。针对入伏以来的高温天气,省农业遥感信息中心以FY3B气象卫星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对西安进行了地表温度监测。监测统计结果表明西安城市热岛效应加剧地表升温作用非常明显。
通过对入伏以来高温天气造成的城市地表温度和热岛效应的卫星监测与分析,有如下结论:
1. 三伏天是一年当中城区地表温度最高的时期,遇到持续高温天气,伏天的空气高温和地表高温共同作用,让人们感觉如同在火炉中炙烤。因此,近期须做好防暑准备,高温酷暑天气,应减少户外作业,及时补充水分。
2. 三伏天是城市热岛效应最为显著的时期,主城区中那些热岛强度较低的区域,往往都是绿化较好、植被覆盖度高、有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城镇建设用地较少的区域,因此,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高主城区植被覆盖度、合理增加城市水域面积,是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和热岛强度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