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别磨蹭了。抓紧把红薯卸下来,工人们还等着打粉呢。在阎良区振兴街道办新来村,51 岁村民张继昌正在和妻子一起将红薯从车上转到打粉机旁。据了解,由于新来村位于阎良区北部荆山塬区,这里的砂土地可以产出高品质的红薯,这里的村民也一直有着用红薯粉加工粉条的传统,目前全村共有粉条生产大户56户,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粉条加工专业村。
每年进入11 月,只见一辆接一辆的汽车满载着优质的红薯开进村里,村民早出晚归,开始对红薯进行筛选打粉,忙得不亦乐乎,连夜加工机械轰响,流水哗哗,婉如动听的富民曲,从而拉开了做粉条的序幕。而这一根根纤细的粉条,每年能给每户村民家里带来六七万元的收入。乡亲们说:村里人这几年富了,主要富在粉条加工上。
早些年,新来村的红薯粉条大多是自给自足,没有产生什么经济效益,多亏了街道办的帮助,现在粉条加工已经形成产销一体化模式,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收入张继昌说。近年来,振兴街道办进行实地调研,因势利导,采取多项措施,大力发展粉条加工业:组织粉条生产大户到山东、河南、龙口、榆林等地参观学习,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粉碎机、粉条机等设备;及时和电力、土地部门联系,保障新来村粉条加工期的用电、用地需求;实行街道领导干部包点,聘请专业技术人员驻村指导,有效监管粉条质量;协助新来村成立粉条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调购物资,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精加工,注册登峰牌富新牌两个商标,统一包装销售。更值得一提的是,现在该村已粉条产品有10 余种,年产量380 万斤,利润达1000万元,还可为200余人提供就业机会。
如今的市场是一个信息的市场,为了让我们的粉条走得更远,销的更好,就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在宣传上,振兴街道一方面通过报纸等传统媒体扩大知名度,另一方面,通过微博、QQ、E 信和微信,以及短信平台,让更多人知晓振兴粉条的质量,发动机关领导干部、村三委成员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进行大力宣传,口口相传阎良振兴粉条好的口碑。
好的口碑绝对是以质量为保障的,为了确保根根粉条都是高品质,新来村在过去粉条加工规模的基础上,今年年初振兴街道办以新来村为中心,建成了占地3000 平方米的集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粉条集散地,村民们可以在冷库内一年四季生产粉条,解决了粉条加工自然气候条件限制的问题。正如新来村下派副书记孙红艳所说,现在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非常重视,绿色食品非常受欢迎。如果生产出优质纯正的红薯粉条,念好质量经,那么将来的市场一定会更好。振兴街道为村民聘请陕西省质监局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粉条品质提升培训,帮助完善食品质量安全QS 认证申请资料;积极联系农产品监督部门对新来粉条进行样品审查。在振兴街道办的协助和帮助下,我们申请的QS 质量认证已经下来了,以后我们将会以高品质的产品占领更大的市场。新来村村主任冯宏卫对未来充满信心。(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