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投资4.5亿元的长安道路绿化工程,到百姓餐桌上的放心食品,从涉及1.3万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到遍布大街小巷的基础设施配备,无论是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还是方便群众出行的小设施,长安区委、区政府都事无巨细,在全区城乡织就覆盖百万群众的民生幸福网。
据悉,为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真正了解群众所需所盼,今年初,长安区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借助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渠道,公开向全区群众征求意见,本着把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的原则,最终确定了城乡广厦、放心食品、交通畅通、文化教育、全民健康等十大惠民工程。几月来,长安区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构建和谐幸福新长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拿出财政收入的近九成投向民生,以贴心服务赢得群众的真心满意。
人居环境更优化
36公里绿道花簇飘香满南城
如今,绿意充盈的城乡道路,湖光山色的城市公园,绿树掩映的幸福农家,不仅是全区百姓津津乐道的民生实事,更是来长安区观光的游客最为赏心悦目的人文景观。围绕美丽西安建设总目标,长安区将提升城市人居环境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大力实施覆盖全区道路、城区、农村的城市绿化提升工程,努力营造处处见绿、处处有景、处处花香的宜居之城。
环山公路、长安大道、南横线长安段等交通大动脉的绿化提升了城市形象。在44.7公里环山公路长安段,长安区大力实施城市主干道沿线绿化景观建设工程,增加植物品种,丰富景观色彩,同时,全面启动南横线长安段36公里道路绿化工程,主要建设香积寺景观服务区、湿地观景点、望川观景点等九大景观服务区和2.5米宽自行车专用道,目前,长安绿道建设完成投资1.3亿元,栽植树木1.6万棵;环山路绿化景观提升工程进入养护阶段,新建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示范村29个,绿化面积1850亩,营造出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房在树中的绿色生态大体系。
百姓餐桌更丰富
22个小区放心蔬菜常态供应
每天早晨7点,长安区供销联社的李益民都会开着那辆大家熟悉的蔬菜直通车,来到指定的小区为大家送上新鲜的蔬菜。如今,像李益民一样的蔬菜专送员已遍布全区22个居民小区,他们每天为丰富市民 菜篮子认真工作着,努力让百姓花更少的钱,吃到更健康绿色的放心蔬菜。
为保障市民餐桌安全,长安区把放心食品工程列入政府十大惠民工程,先后启动实施了放心馒头工程,放心粮油工程,绿色蔬菜进社区直销工程等一批关系群众日常生活的惠民工程,积极扶持建设放心食品销售点,大力推进放心粮油蔬菜进社区,不断扩大放心食品销售网点,今年,11个放心馒头店将投入使用,8个蔬菜早市设立运营,22个居民小区实现蔬菜直销常态化供应。同时,为确保市民买到健康放心的食品,长安区还从源头采购、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环节重点监控,建立覆盖全区的放心食品检验销售网络。
群众安居更舒心
250户农村危房改造彻底完工
始终将城乡广厦工程作为当前最重大、最紧迫的民生工程,长安区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建立起商品房、经济适用房、拆迁安置房、廉租房等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满足不同群体的居住需求。同时,启动了扶贫安居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城中村改造项目等多项民生工程,让老百姓彻底告别低矮破旧的老房子,住上宽敞舒适的新楼房。
在推进城乡广厦工程中,长安区对250多户农村困难群众的危房进行了改造,大兆街道350户安置新居中39户进行内外装修,181户主体封顶,130户主体正在加紧建设,累计新增廉租房租金补贴家庭70余户,使更多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家庭圆了住房梦。
市民生活更便捷
22个街道便民服务系统全覆盖
重点民生实事坚持从区情出发,长安区在民生项目建设中,不搞形象工程、花架子工程,努力打造群众真正得实惠、百姓生活真需要的务实项目。从方便市民出行、文化教育惠民、全民健康网络、社会保障工程等多个方面,出点子,用实招,切实解决群众生活中的不方便、不满意、不丰富。
衣食住行是百姓的生活之本。长安区从方便市民出行入手,改造拓宽已有市政道路,打通维护城市断头路,加快推进全区路网建设,加大主干道交通港湾设置。今年,新修的4个交通港湾投入使用,3200米人行护栏、道路隔离护栏设置完成,实现车辆行人有序通行。同时,大力提升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新硬化村内道路14万平方米,新建10个农村超市投入使用,21所街道中心幼儿园建成,22个街道便民服务系统实现全覆盖,成功转移劳动力就业10.62万人次,农村劳动力培训9378人次,让更多的富余劳动力重新走上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