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旭日暖阳。携手春天,关爱残疾人2014年雁塔区残疾人幸福生活天天游活动正在进行。
从5月8日开始,雁塔区组织辖区3000余名残疾人、部分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分五个批次参观游览城墙、护城河、八路军办事处及浐灞湿地公园,看古城变化,享发展成果。随后,该区还将开展奉献爱心、携手同行捐赠辅助器具、我们快乐的成长残疾儿童趣味运动会、雁塔区首届残疾人文化周等一系列活动,以丰富辖区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这不仅是雁塔区关心关爱残疾人系列惠民措施中的重要举措,更是雁塔区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实践,被纳入该区2014惠民实事计划。
今年以来,雁塔区本着亲民、创新、务实的工作基调,以创建和谐社区为目标,以数字化信息平台建设为重点,以社会医疗机构为依托,以强化政府购买社会服务为手段,以专业技能培训为突破,积极惠残助残,使全区残疾人事业迈上新台阶。
◎打造家门口的康复服务
在开展和谐社区及便民示范社区建设工作中,积极在社区建设残疾人康复活动室,打造残疾人的爱心家园,目前已经建成33个残疾人康复活动室,2014年将达到41个。配备有颈椎牵引椅、步行辅助训练器、橡皮手指训练器、下肢功率车(卧式)等14种康复器械,使残疾人不出家门就能得到康复服务。
◎建立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
通过走访调研,充分了解残疾人群众在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社会保障等方面实际生活状况和需求。积极争取市残联信息化平台率先在雁塔区实验,对基础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录入资料库,建立残疾人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更好地服务残疾人。
◎建设盲人语音听音室
建成区级盲人语音室,总面积45㎡,配有16套电脑及桌椅、10个书架柜,并将购置一批盲文图书和语音制品充实其中,力争将其打造成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服务场所。下一步,将依托社区现有的阅览室建设社区盲人语音室,使盲人不出社区就能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全覆盖
将残疾人医疗康复纳入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农村新合疗社会保障范围,并逐步扩大医疗康复报销目录、提高医疗康复报销标准。在原有的康复指导站基础上,建立视力、智障、脑病、精神病防治、康复、孤独症、健康服务等7个残疾人康复指导机构,加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全覆盖。
◎加快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
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民办公助、购买服务的原则,积极探索以居家安养为主、日间照料为辅、集中托养为补充的服务新模式,为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进行资金补助,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残疾人阳光家园,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残疾人居家服务体系,提高对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的服务水平及质量。
◎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
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城乡困难残疾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扶残助残活动。目前,120名贫困残疾人实现了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创建就业扶贫基地7个,春苗计划资助困难家庭及残疾学生150人。今年已有4171名贫困残疾人享受到残疾人生活补贴,18名残疾人参加了电大教育,还将对65户残疾人家庭实施乐居工程。
◎让残疾人充分实现自我价值
针对残疾人的就业需求,加大专业技能培训力度,灵活培训方式,拓宽培训内容,提高就业能力;通过发挥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主渠道作用,加大福利企业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鼓励社区开辟更多的公益性岗位,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等方式,多渠道使残疾人就业率逐步增长。近两年,共开展各项技能培训20余次,培训1500余人次,780名残疾人走向就业岗位。
◎忠诚守护倾情服务残疾人
成立残疾人工作议事协调机构,充分发挥区残联及其下设肢残人、盲人等5个残疾人专门协会,8个街道残联和123个社区、89个行政村残协的积极作用,打造高素质残疾人工作队伍,忠诚守护,倾情服务,引导激励更多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多年来,雁塔区残疾人事业始终走在全市第一排,被评为省级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