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居委会,许多人习惯性地想起居委会大妈和那些家长里短的琐碎小事。但18日上午,记者走进雁塔区电子城街道馨苑社区,这种关于居委会的老印象完全被一群充满朝气热情的80后社区干部和他们所干的工作所颠覆。
馨苑社区位于我市雁塔区电子城街道板块核心地带,是一个现代化年轻社区,楼盘入住也才五六年时间,而馨苑社区的成立更是只有两三年时间,是目前电子城街道成立最晚的社区。我们这个社区总占地432亩,总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共51栋楼,135个单元,总户数6777户,以板式小高层为主。住户来自五湖四海,而且以高知识、高收入的年轻人为主,有活力,维权意识也强,这就要求我们社区的服务也必须与时俱进。说起自己社区的基本情况,今年29岁的社区居委会主任郑清军如数家珍。
社区是个年轻社区,社区里的工作人员也同样年轻,14个工作人员中,80后就有9个人,而且所有社区工作人员都是大专以上学历。年轻人的青春活力,也让整个社区充满活力。别看我们是个居委会,但我们采取管理集约化、服务数字化,形式多样化的运行方式,将社区党建、工青妇、社会养老、医保、计生、社会救助、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通过一厅式服务大厅、网络办公、数字化服务等形式进行一次受理、一次办结,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郑清军介绍。
郑清军说的工作思路好像和其他人员也差不多,但具体到他的日常工作中就让人耳目一新。首先,他们在社区建设了一个 一横三纵多维立体便民服务商圈,凡在一横三纵范围内的商家,以商业联合会为基础,由社区党支部牵头,居委会为抓手,联名向社区群众发放便民服务卡和社区生活地图。同时提供组团、预约、电话服务,对于行动不便的群众上门等优质服务,尤其是社区两家医疗服务门诊开通24小时家庭康复热线,切实解决空巢、孤寡和行动不便老人就医难问题。
我们社区生活的方便实实在在,比如我想买什么菜,下班前就能和商家电话预约好,回家车开到商家门口,一取直接回家。或者到家一个电话,商家送货上门。我们社区行动不便的老人,一个电话就能在老年餐厅点餐。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曹凤英告诉记者。
而且为了提高社区内的食品安全,去年社区还建成馨苑社区食品安全自检室, 重点对社区内的小型超市等食品经营单位销售的果蔬进行农药残留检测,通过社区广场的两块LED显示屏、居委会公示栏等,将检测结果向居民群众公布,对检测出问题的农产品立即要求商家销毁下架。同时,还对季度、年度群众满意度高、评价好的便民商户,社区支部给予评星定级,并且颁发星级证书,鼓励商家规范经营、诚信经营。
在加强对居民的日常服务的同时,社区还全面开展数字馨苑和智慧社区的建设。目前,他们以馨苑社区数字化服务平台为载体的全网络化办公,为广大居民群众提供了办事流程咨询、便民服务指南、文化娱乐展示、各类表格下载等服务;以社区论坛为主体,拓宽社会管理方式,畅通居民诉求渠道,实现居民群众同社区服务主体的无障碍交流,逐步掌控网络舆情监管的主动权。并建立了社区老年人居家养系统和社区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社区老年人居家养系统为社区老年人在医疗、购物、餐饮及紧急需要帮助的情况下提供一键式服务,同时整合社区老年人信息,要求社区干部与孤寡、空巢老人实行一对一的结对帮扶。社区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对社区人口信息进行搜集和录入,实现社区全员人口数字化查询,为社区居民办事提供方便。
目前,我们还正在建设社区微信公众服务平台,让喜欢上微信的年轻人,可以随时随地更加快捷地了解社区,和接受社区的服务。郑清军告诉记者。
记者手记
基层需要年轻活力
雁塔区馨苑社区居委会主任郑清军是个1985年出生的年轻人,他是2008年全国统一招考大学生村官。作为一个年轻人,在社区这个最基础的地方,他为这里带来了年轻人特有的活力和创新意识,社区工作中不仅事事主动出击,而且把时代发展的最新数字网络技术,运用到服务居民的具体工作中,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广大居民,也展现和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乡村和城市社区需要更多像他这样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