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入冬以来,高陵县以芹菜、胡萝卜等为主的20万吨冬菜开始陆续上市。为了积极做好销售工作,缓解可能出现的销售压力,防止冬菜滞销和卖难问题的出现,同时扩大对高陵县冬菜的宣传,进一步推进高陵县以设施蔬菜为主的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帮助广大菜农获取尽可能大的生产经营效益,我局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推介活动。
一、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平台进行宣传推介,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一是从2013年11月开始,先后邀请陕西日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等省内主流媒体深入到高陵县通远、耿镇、药惠等冬菜生产区实地采访,重点宣传高陵县冬菜种类、产量、上市时间等。同时通过县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等媒体开办的农产品销售热线,发布冬菜供应信息。二是利用高陵农业信息网、西安农业信息网和陕西农业网以及中国农业网等农业网站等网络平台发布高陵县冬菜供应信息,开展网络宣传;同时以农村信息站为平台,开展网上“冬菜宣传月”活动,通过每个农村信息员,在网上发布各村组、生产基地或农户个人的的冬菜生产情况、销售动态,推动冬菜销售工作。三是通过在县内主干道,悬挂大量的宣传横幅、设置大型户外广告牌等形式,形成立体宣传态势;更新西部欣桥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内的外墙宣传广告牌48个,进而营造了一个良好地营销氛围。
二、通过“走出去”进行宣传推介。一是11月下旬参加在武汉召开的中国第十一届农产品交易会,到武汉地区几个重要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现场宣传推介。二是我局在涉农镇街(管委会)的配合下,在12月下旬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大户在西安各大农贸市场、各大高校、各大企业进行宣传推介,现场散发宣传资料,展示高陵县特色的种养产品、农产品加工品。通过现场推介,各生产单位和个人积极联系有意向从事高陵县农产品销售的客商和企业,进行洽谈,落实销售意向,签订销售订单或合同。三是按照高陵县往年冬菜主要销往河南、内蒙、甘肃、宁夏等省份和省内榆林、延安、咸阳等地的实际,通过网络和以前的客商,积极联系,及时掌握这些地区同类蔬菜的市场行情,了解各个地方的供求现状,针对各地的供求情况,采取召开产销对接会,组织流通企业直接采购,网上对接撮合等多种方式,不断扩大高陵县冬菜的市场知名度,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对接机制。同时结合高陵县情况,整合多方信息,及时通过多种渠道告知群众,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四是通过大力推进“1+N”的销售模式。组织高陵县冬菜生产基地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积极主动加强与西安各大高校、企业、批发市场、超市、社区的联系对接,同时联系西安地铁后勤服务公司与中王农产品专业合作,在西安地铁2号线设立8个地铁生活-果蔬园便民蔬菜销售点。通过积极拓展日渐成熟的农校、农社、农企、农超对接等销售模式,同高校、超市、企业、社区等建立稳固的购销合作关系,扩大直销的覆盖范围和销售数量,加大销售力度,多种途径对高陵县的冬菜进行销售。
三是每天关注冬菜价格动态。冬菜销售工作开始后,我局及时安排专人负责,每天关注蔬菜价格。安排了四名信息员作为价格测报员进行价格测报,每周一、三、五报送冬菜价格表,发现价格有问题时及时进行沟通并实地进行证实,确保价格信息真实无误。
通过以上一系列宣传推介活动的开展,高陵县冬菜销售顺畅。目前,胡萝卜销售已接近尾声,价格较往年同期翻一番。1000余亩芹菜将在春节前集中上市。由于今年冬季气温偏高,十分利于叶菜生长,导致高陵县芹菜集中大量上市,随着西安周边和外地芹菜开始陆续上市,挤占了销售空间,供大于求导致市场价格下降。此外,菜农预期过高,惜价待售,错过销售适期,导致芹菜超高,商品性降低,客观上也导致了基地批发价格的下降。种种不利因素叠加,导致了高陵县芹菜价格由前期的每斤1元左右下降到目前的0.5元左右。受春节和天气因素影响,近期芹菜价格波动性较大。建议广大菜农客观认识市场,树立风险意识,正确分析行情,克服惜售心理,适时出售冬菜。在搞好销售工作的基础上,合理安排下茬蔬菜种植,把损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