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长乐中路街道办事处召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会,安排部署了本辖区文物普查工作,开始在辖区内寻“宝”,进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
根据街道办事处要求,各社区成立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针对辖区现存国有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人文信息和保存状况展开了普查。
本次普查的范围是社区辖区内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等各类国有单位法人所收藏、保管的可移动文物,包括普查前已经认定和在普查中新认定的国有可移动文物。本次普查的文物包括1949年(含)以前,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历史上各时代重要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由博物馆、纪念馆收藏登记的1949年后的藏品。列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1949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鉴定标准范围的作品。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
这次大规模的文物普查不仅能进一步摸清楚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状况,而且广泛宣传和普及了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和知识,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大宣传、大实践,其重大的价值和意义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