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微博开放互动 突破服务局限性
2011年6月1日,为了能更加迅捷地发布新信息,新城区委宣传部创新宣传方式,利用新兴网络媒体的力量,将微博作为传统平面宣传的一种延伸,打造网络宣传的新形式,在新浪网、 腾讯网开通了新城区宣传微博西安新城。
“西安新城”微博开通至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其中腾讯微博粉丝已达13万人。通过“我在现场”“随手拍新城”“好人好事”等板块,对新城区重大活动进行网络式直播;发布本区经济、政治、民生、文化等常规消息;发布便民惠民信息。将新城区的新变化、新发展展示给广大网民的同时,还积极与网友进行互动,听取网友的意见,对有建设性的意见进行整理和讨论,在工作中逐步采纳。2012年5月,还帮助来西安游玩的游客刘勇找到遗落在出租车上的行李,刘勇随后还发来了感谢信:“你好,我是5月7日来西安丢失了行李的刘勇,经过相关部门和网友的帮助,行李都找回来了,借贵平台感谢所有热心的西安朋友,谢谢你们。祝天下好人一生平安。”除了帮助游客找回行李,西安新城还解答网友的“迁户口”等问题。今年10月29日,网民发来微博,称长乐西路派出所户籍电话无人接听,网友@孔研师转发@西安新城,看到微博后,区委宣传部及时和派出所联系调查情况,发现是线路问题,检查修理后,西安新城微博给网民回复“线路问题,已经修好,可以联系了。”网友@孔研师看到后,称“西安新城这么高效,自己转发微博也能帮助别人了”。截至目前,全区共计70余家部门、街道已在新浪、腾讯开通微博。各个部门通过微博发布信息、相互联系、答疑解惑,在网友中引起强烈反响。
公共微信精准时效 彰显服务亲民性
2013年5月,新城区率先开通公共微信平台“西安新城”,针对使用微信的广大人群,将微信平台定位为“亲民性、服务性”。公共平台每天在全区海量信息中筛选来自街道、社区开展的各种活动,实时向群众发送图文并茂的信息资讯。开通7个月以来,公共平台关注人数上千人。
在西安新城的微信平台建立的同时,区市容园林局、区委组织部、火车站管委会也相继开通公共微信平台,每天发送包括群众文化文艺活动、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党建、服务等方面的信息,让市民朋友及时了解新城区各项动态。
其中,区市容园林局开展的“随手拍”活动,受到市民广泛欢迎。区市容园林局公共微信平台接受市民对市容园林工作的监督投诉,市民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把身边不文明、不和谐的现象通过图文并茂的信息及语音短信反馈给微信平台,反映辖区内市容环境卫生、园林绿化、渣土清运等方面问题,工作人员将在20分钟内安排人员处理,两小时内通过微信平台将结果反馈给市民,并根据线索大小对市民进行话费奖励。现在,微信每天处理30余条网民的投诉建议,有效促进了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为提升全区市容园林精细化管理工作增添一条信息绿色通道,让每个市民群众都成为“市容环境卫生监督员”,联合市民共同改善生活环境。新城区委组织部通过党建微信平台,实现党建工作数字化信息化。火车站管委会积极主动向市民群众公布投诉举报渠道,帮助多名群众找回丢失行李,查处非法运营出租车,保障市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公共微信平台突破了原有传播模式,进一步扩大了传播范围,个人在朋友圈的转发,也充当了线索员的角色,可引导传统媒体的快速介入。今年7月,记者就是通过区市容园林局的微信平台发布的信息,继而对市容环境监控车进行采访,达到宣传效果。公共平台促进了与社会公众的互动交流;同时积极主动受理群众投诉举报、问询救助,由管理员将结果反馈给群众,进一步强化了服务与监管。
火车站管委会出租车稽查大队向违规出租车送达法律文书
新城微报定向定界 突出服务针对性
新城区还注重对区内领导干部的宣传和学习,2012年6月,新城区委宣传部通过调研和征求基层领导和干部的意见,开设了新城微报(即:手机报),发挥手机报定向定人的优势,把信息传送到干部身边,让宣传工作在围绕大局、统一思想、服务群众、展示形象、凝聚力量等方面作用充分彰显。
新城微报通过彩信平台实现图文同步、全网络覆盖。使所有手机用户均能接收到。“新城微报”工作日每天一期,在栏目设置上分为固定栏目和两类。固定栏目包括“区内直播”、“部门街道动态”、“媒体聚焦”、“特别关注”及“网络热点”共5大板块;临时栏目如“喜迎十八大”、 “关注幸福路地区综合改造”等。“新城微报”除了图文并茂向区内广大干部快速传递区内日常工作动态,反映群众关注热点外,还及时对区内重大活动予以跟踪,实现新闻信息的即时发布。
新城区市容园林局指挥中心
作为一种定向宣传的平台,“新城微报”实现了对特定群体发布,它轻巧、便捷、高速、准确的特点也受到区内干部的欢迎和认可,一位社区主任说:“平时忙于工作,没时间了解区上的情况,现在看‘新城微报’,大部分都是一句话新闻,省时间,一目了然,不仅能快速了解区上的事情,其他社区的动态,还把省市区领导的要求,报纸、网络的重点都一并了解,对工作也很有帮助”。全区开通一年多,共编辑发送500余期,包含十万余条信息,发送范围覆盖到全区科级以上干部和所有社区主任近800人,累计发送彩信近40万条,宣传效果十分显著。今年3月,还开通“手机学习微报”,依托《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每周摘编一期1000字左右的精品短文,发到全区300多名两级党委中心学习组成员的手机接收终端。
除此之外,新城区在2012年还开通播客,在发布微博、微信、微报的同时,将收集到的新闻素材重新拍摄、剪辑、配音后,上传至网络,让信息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在广大网友面前。截至目前,新城播客共播发20余期。并通过拍客、QQ群等手段,通过群共享、群社区、群相册等渠道交换信息、交流工作,并不断加强学习,采用网民喜欢的“网络语言”,使微博的形式更加活泼,贴近民众,让网络这一新媒体在外宣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新城区政务微博的开放互动,微信公共平台的精准时效以及新城微报的定向定界,突破了区内外传播瓶颈,探索实现了对外主动发声、主动传播的新方式、新方法,多部门的协同联动,实现了宣传工作与实际工作的交互推动;传播活动方式的全面覆盖,使舆论发现、引导和处置效率大大提升。各个类型新媒体平台之间的积极互动,线上与线下的双重互动,形成新媒体“矩阵”的优势互补,实现了信息发布向务实应用转型,让虚网络的为民服务更加务实、高效。
保洁人员冲洗道路
近日,新城区政务微信“西安市新城区”分别被陕西省互联网大会评为“陕西省十佳政务服务平台”,被腾讯大秦网评为2013全媒体优秀政务微信。今年8月,新浪官方微博“陕西政务微博学院”发布的《陕西党政机构微博影响力排行榜》中,西安新城排名第22位,居全省各区县之首。近年来,新城区积极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加强新媒体建设和网络宣传等方面的要求,顺应形势,整合力量,打造新媒体“矩阵”,融管理于服务之中,用虚网络解决群众实问题,统筹推进网络的建设、管理和运用,实现了工作平台、工作力量、工作职能建设的全面提升,使政务微博、微信公共平台等新媒体从信息发布向务实应用转型,成为密切联系群众、为民服务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治污减霾、缓堵保畅、精细化管理等重点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新时期的宣传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