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似水,岁月如梭,饱蘸莲湖2013年美好回忆的笔墨,即将在时光老人2014年的贺岁卡片上悄然滑过。轻轻拨动记忆的罗盘,重温莲湖在这一年走过的印记,精彩的画面依然历历在目:晨钟暮鼓声中,实力莲湖前行的步伐铿锵有力;漫漫丝路起点,品质莲湖包容的姿态恢弘大气;碧水莲花池畔,幸福莲湖和谐的画卷温情美满……
这里,曾经丝绸之路的起点,伴随着摇曳的驼铃声,各路商贾云集于此,见证着这里的繁华;
穿过历史的尘烟,古迹尚存,繁华依旧,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如今,作为国际化大都市西安的中心城区之一——莲湖区,正在积极创新中实现城市管理方面的不断飞越。
关键词标准化
解读:在创新城市管理办法的道路上,莲湖区一直探索前行。近年来,莲湖区建立起城管执法、市容环卫管理、城市公共服务、监督评价等“四大标准化体系”,初步形成依法规范、全面覆盖、资源共享、运行高效的标准化体系。该区被列入全市城市管理综合提升试点区,在全区构建了涵盖55个城市管理部门城市公共服务标准化体系。目前,16家先行试点部门共编制完成了服务管理标准210项正在汇编成册,其中,国家标准11项,莲湖区标准199项,全区城市服务管理更加规范。
●莲湖区在全国首家成立城管巡回法庭、城管执法公证室。
●莲湖区市容环卫标准化管理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由国务院法制办组织的全国城管标准化执法和服务模式理论实践价值座谈会在莲湖召开,这是全国首次召开以“提高城管执法和服务水平”为主题的现场会。
●莲湖在全省率先建成建筑工地综合监管远程监控平台。
●全市城管执法系统推进规范执法工作现场会在莲湖区召开,城管执法公证监督机制在全市推广。
城管标准化:莲湖区始终围绕标准化执法和服务模式,以“两个轴心”、“四个体系”、“六个单元”的体系构架和运行程序以确保标准化执法规范化。以推动“四权分离”落实为重点,建立督办立案、案件审理、专项执法指挥、行政强制执行中心和城管服务大厅5大单元。2013年莲湖区投入300余万元,搭建了现场执法指挥、网上办案、执法车辆GPS管理、渣土车管理、“野广告”追呼、案件查询以及流动经营者征信等7大科技信息平台,建立了城管巡回法庭、城管执法公证室、公安城管执法警务室、交警城管执法警务室“三室一庭”司法介入机制,将整个执法过程细分为执法取证、法规宣讲、文书下达等8个环节,共移交法院强制执行1503件,未发生一起执法纠纷,做到了文明规范执法。
市容环卫标准化:莲湖区创新管理模式,把标准化管理引入到市容环卫工作之中,形成了《莲湖区市容环卫工作量化管理标准》,内容涵盖了道路清扫保洁等13项工作标准,配套出台了《莲湖区市容环卫工作检查考评奖惩办法》等多项管理制度,创新了市容环卫标准化管理体系。以专业化管理为基础,不断加快公卫设施建设步伐,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建设垃圾压缩站18座、公厕303座,推出60座公厕实行家庭承包式管理;大幅提高机械化程度,研发小型道路冲洗车近百辆。以信息化管理为支撑,在全区建立生活垃圾收运实时监控平台、建筑工地出入口远程监控平台、机械化清扫作业动态监管平台,设立市容环卫管理监管指挥中心,将市容管理各系统纳入信息网络管理。以制度化管理为保障,建立频次相接,上下联动,限时处置、整改落实、有效管理的监督巡查机制。省住建厅在莲湖区召开全省市容环卫标准化管理现场会,对该区市容环卫标准化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将莲湖区的做法和经验在全省推广。
关键词门前三包
解读:莲湖区将门前“三包”工作作为解决当前城市管理顽疾的一把钥匙,强力推进“门前三包”责任制的落实,不断扩大“门前三包”内涵和外延,坚持与文明城市创建、治污减霾、缓堵保畅等工作有机结合,广泛发动社会参与,城区市容环境容貌明显改观。
●5680名干部职工包抓16900余户沿街单位和门店商户。
●全区共清理各类违反门前“三包”责任制行为4790余次,行政处罚412起。
●全区门前“三包”责任书签订率和悬挂率分别达到99%和98%,知晓率达到90%,履约率达到85%。
●印发4万份致沿街单位和门店商户的“一封信和联系卡”及宣传口袋本、彩页。
●全区教育系统开展“小手拉大手”门前“三包”连心卡活动,通过10万师生带动家长广泛参与。
●2013年1月10日,新华社《陕西领导参考》以《“精细化管理”让城市更美好》为题对莲湖区门前“三包”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
莲湖区将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作为创建文明城市、提升文明素质的有效载体,改变粗放式、运动式的管理模式,探索建立了干部职工包抓的工作机制、街联动的工作机制、城管+物业的工作机制等一系列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创新了城市管理的方式和手段。实施“五步”工作法,进一步夯实了监管责任、包抓责任和履约责任。今年9月份启动了第二阶段工作,确定了8项工作任务,建立例会制度、定期巡查制度和部门包抓路段责任制、干部包抓入户宣传督导制,每周四由各街办组织沿街商户开展“门前三包”主题日活动,形成了社会参与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良好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