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风汉韵绕梁栋,艺阑书香润泽园。美丽的高新二小,创建于2001年9月,先后荣获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特色建设示范学校、全国英语读写示范基地、陕西省绿色学校、陕西省规范化学校、陕西省素质教育优秀学校、陕西省实验室标准化建设示范学校、陕西省艺术教育示范校、陕西省红旗大队、陕西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单位、西安市一级小学等190余项荣誉。
作为一所年轻的民办小学,二小人以自己特有的真诚、朴实、坚实,创新举措、倾情投入,围绕质量+特色发展双线,开发了一书六艺书香课程,探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
整合课程资源 形成办学特色
几年来,高新二小在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实践中,逐步确定了以生本理念为指引,以课程改革为导向的教改之路。改革中,他们整合课程资源,研发书香课程,形成了二小一书六艺的办学特色。
所谓一书六艺,就是由一个书香校园,六个学科特色课程相伴而成的,也就是礼诗乐画武技。礼(针对不同年级开展的德育系列主题教育)、诗(国学进课堂)、乐(小乐器进课堂)、画(民间美术进课堂)、武(武术操、传统游戏进课堂)、技(小制作、小发明进课堂)。概而言之,一书六艺就是向着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育人目标迈进的生动实践。二小的老师常把书香文化比作一株迎着朝阳灿然开放的向日葵,它阳光、快乐、健康、执着。如果说一书六艺是她绽放的花朵,社团活动、读书活动是她的枝叶,校本课程就是她的深根。根是扎在丰沃的土壤里的。有了课程的支撑,书香才能持久;有了根植课程的文化,校园才更有生机。一书六艺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融为一体,呈现出继承、发展、创新、活力的特点。
打造书香校园 全面自主发展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特色课程带来的高效,令人惊喜不断。尤其是六艺特色课程引领下的多彩社团活动,不仅发展了孩子的爱好和特长,而且实现了师生的全面自主发展。
在社团里,孩子们手握一把剪刀、一片纸,转瞬之间憨态可掬的剪纸作品抓髻娃娃,便诞生了。武术操,英姿飒爽、精气神足;课本剧、小品、双簧惟妙惟肖;小乐器让孩子们乐观高雅,陶醉其中。
平日里,当你漫步在高新二小的校园,你会被这浓浓的一书六艺文化所吸引。这边国学书声琅琅,那边管乐声声演奏,这边跳绳精彩抡动,那边轮滑轻巧游过;轻歌曼舞的俊俏女孩,编排试台的曲艺顽童。下午两节课后,孩子们就像出笼的鸟儿,个个欢喜地投入到社团的怀抱。在二小的园子里,每个孩子都是演员,每个孩子又都是观众,他们欣赏别人的同时,也被定格在对方的镜头里。
二小的家长们常常羡慕地说:如果能回到过去,我都愿意做一名二小的学生。
今年六月份的毕业典礼上,一位家长真诚地说,虽然自己的孩子在考试中成绩并不突出,但在二小实实在在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相信孩子今后的路将走得更加自信、稳健。
家长们常常把这样的赞誉送给高新二小,把心底的欢喜分享他人,他们常说把孩子放在这里心里很踏实。
在一书六艺书香文化的引领之下,学校培养出了王昆、赵莉娜、强晓姣、张敏仓等七位省级教学能手,以及郑迎进、刘钢、赵青艳、蒋毅等十多位市级骨干、教学能手和全国赛教一等奖获得者。截至目前,教师有三十八篇教育教学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298篇论文获国家级奖,193篇获省级奖,145篇获市级奖。学校还编撰了系列教师文集(《春华秋实教师论文集》、《且行且思班主任工作经验漫谈》、《我们的故事高新二小教育叙事集》等)。
均衡协调发展 合作共生共赢
为了充分发挥高新二小的优质教育资源,雁塔区教育局2012年将该校作为大学区学区长学校,辐射引领3507小学、日化小学、博迪学校和北石桥小学五所成员校。该大学区围绕打造学习共同体培训共同体教研共同体书香校园特色文化共同体融合+特色发展共同体大型校园活动共同体目标, 在学区内开展生本教育培训及研讨课、书香文化艺术节、教学质量分析会、青年教师演讲比赛、党员学习考察、学生中国梦我的梦大型书画展、家长培训等三十多项系列活动,逐步确立了创新、合力、提升的大学区工作思路。通过建设学区共同体,提升学区教育质量;打造教师共同体,提升学区教师素质;落实家校共同体,提升学区家教水平,使大学区工作呈现出了均衡协调发展、合作共生共赢的良好局面。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在今后的大学区工作中,二小大学区将进一步展开、落实学习共同体、培训共同体教师校本研修共同体、书香文化建设共同体、生本教育课程改革共同体、融合+特色发展共同体、大型校园活动共同体等措施,为大学区所有孩子创造幸福成长的环境,奠基底蕴深厚的素养,实现同享优质教育资源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