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新城区教育局深入推进大学区管理制促进新城教育高品质均衡发展

2013-12-24 09:37  新城区政府办

新城区教育局积极贯彻落实西安市教育局推行的“大学区管理制”工作,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校际联动、均衡发展”原则,统筹教育规模,调整教育结构,合理配置资源,缩小校际差距,以此作为推进新城教育高品质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高度重视 行政推动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工作,各级领导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大学区工作。区教育局定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对各大学区运行情况进行有效部署,同步视导。市教育局主要领导多次莅临新城区对“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工作的推进及深入实施进行调研督导。

合理布局 完善机制

为有效推动“大学区管理制”工作,区教育局成立由党委书记和局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相继制定了新城区教育局大学区德育工作、教师交流、教师培养、校本研修、名师工作室等系列文件。通过一年多的实践与探索,试点工作成效显著,部分成员校在学区长学校的引领下发展态势好,已具备学区长学校的实力。为扩大优势辐射,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影响力,推动此项工作更加细致扎实,今年新城区在原有15个大学区(小学9个,中学6个)的基础上,将3个成员校提升为学区长,调整为18个大学区(小学11个,中学7个)。

优质带动 示范引领

素质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后宰门小学大学区在联志村小学种植园开展“寻找秋天”主题摄影、即兴写作比赛等科普教育活动。爱知中学大学区家长学校举办“家长爱对了,孩子才优秀”专题讲座受到家长的欢迎和认可。黄河小学开展大学区“文明习惯养成”主题辩论赛观摩活动。市89中、市昆仑中学大学区举行“感恩我们在行动”励志教育主题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加快学区内校际德育合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常规管理稳步推进。各大学区发挥学区长学校的引领作用,牵头对所有成员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评估检查,实现“管理理念共提升,管理实效共分享”目的,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夯实基础,推动教学管理的精细化步伐。区教育局组织专人进行复查反馈。教育科研活动扎实有效。全区18个大学区积极开展各学科教育科研及教学研讨活动。市83中大学区教研中心主任在三个成员校进行教育教学情况调研、小课题指导和教研指导。长缨路小学大学区举办“立足课堂教学,关注教学行为”的低年级识字教学研讨及“品德与社会”研讨课活动。教育教学质量共同提升。为缩小校际差距,全面提升大学区教育质量,各大学区积极开展质量监测活动,做到“五统一”,即“统一测评、统一阅卷、统一登分、统一分析、统一反思”。7个中学大学区对毕业年级进行联考联评,为学校加强薄弱学科提供了客观依据,增强成员校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体现共建共强目标。教师培训交流紧抓不放。市89中承办国培计划陕西省农村中小学浸入式研修项目,积极组织成员校教师聆听专家报告,观摩课堂教学,参与教学讨论,促进专业发展。育英小学大学区特邀香港金牌讲师高志新,为大学区150多名教师做“学校西点执行力”的专题培训。教育教学设施资源共享。为充分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真正实现大学区教育均衡发展,各学区成员校的所有教育设施均开放使用,如图书馆、体育场、实验室、专用部室、礼堂、会议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部室。

统筹规划 稳步实施

■ 教师交流 在去年大学区教师交流的基础上,新城区出台《西安市新城区教育局关于推进大学区教师交流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学区长学校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采取帮扶支援、协作共享、跨校兼课、影子培训、团队教研、名师引领、网络共通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施教师交流。其中,交流时限一年以上的大学区专任教师共225人,达到大学区专任教师总数的7%以上。

■ 资金保障 区教育局召开两次专题会议,及时安排大学区经费预算,加大投入,指导大学区规范使用专项资金。市区专项资金全部用于各学区工作的运行管理:即教师针对性培训、教师交流、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共享、观摩评优、质量监测、教育科研、机制创新等,为促进各学区学校的整体提升提供了资金保障。

■ 活动扎实 据统计,区教育局编印《工作简报》120余期,各大学区召开联席会议80余次,学区课题研究等各类研讨会、座谈会310余次,报告会50余次,各类示范课、研讨课、观摩课近700余节,参与教师125627人次,参与学生75000余人次。截至目前通过各类电视媒体,报刊杂志报道大学区活动60余次,西安市教育局工作简报中刊登通讯报道40余篇。

创新思路 特色发展

■ “共建共强“机制成效显著

为加快推进“大学区管理制”改革步伐,新城区以高品质均衡发展为目标,创新实施中小幼“共建共强”工作机制,在“大学区管理制”的基础上,确定后宰门、康乐路、大明宫、朝阳门4个“共建共强”区域。创设共建共强“六联”平台,在目标考评、干部考核工作中发挥作用,以形式新颖、内容务实赢得中小学、幼儿园的普遍欢迎,激发了学校领导班子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广大教师的工作活力,受到家长、学生和社会的广泛赞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中央、省市媒体先后对新城区共建共强工作进行报道。

■ 干部配套调整注入活力

为深入实施大学区管理制工作,充分发挥干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实效性。新城区教育局党委在干部配备调整时结合新城区18个大学区设置情况,合理为学区长学校、成员校配备干部,实行干部有效流动,尤其加强了成员校的教学管理力量,切实做到优质带动,缩小校际间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 学前教育大学区全面启动

新城区发挥省级示范和一级幼儿园的示范引领作用,尽快缩小园际之间的差距,提高全区学前教育整体质量。按照西安市教育局要求,结合本区实际情况,设置了16个学前教育大学区。目前各学区长幼儿园已制定本学区大学区具体实施方案,该项工作已正式启动。

均衡发展 初见成效

■ 搭建了教育交流合作平台

在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思路下,各学区从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创设对外交流平台、打造品牌学校群等方面入手,充分调动各校领导班子、教职工、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大学区活动。如今,各学区领导班子的发展信心更加坚定,视野更加开阔,广大教师的业务能力更加精湛,切实增强了师生的团队意识、校际间的差距趋于缩小,大学区综合实力得到不断提升。各成员校根据本校特色和发展需要,积极主动开展不同形式的大学区活动,通过交流互动,增进校际友谊,实现从“学校人”向“学区人”的转变。

■ 推进了教育活动特色发展

各大学区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走特色发展之路”,立足于学区内各类特色教育资源,研究制定了打造特色品牌的规划,按照“一校一策、一校一品、一校一景”原则,充分挖掘成员学校潜力,凸显办学特色,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区域活动,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校办学特色:后宰门小学的中华经典诵读、实验小学的艺术特色教育、育英小学的革命传统教育等都形成了自身特色亮点,保障每位学生公平享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和素质教育的连续性,推进区域教育发展的特色化。

■ 发挥了名校示范引领作用

以学区长学校办学特色为引领提升成员校办学理念;以“同课异构”为载体,以“有效课堂”为理念,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开拓教师视野,以课题研究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以“一对一”结对子活动为抓手提升教师专业技能,以“大教研”活动为切入拓宽教研路径,以优质资源共享为契机推动学区成员校办学水平快速提升,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共同发展。

“大学区管理制”改革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是改善教育民生的重要举措,是维护教育稳定的重要手段。我们将在思想上进一步提高重要性的认识,措施上更加得力有效。在深入推进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特色,切实改进提高,持之以恒,抓出实效,实现新的突破,促进新城教育高品质均衡发展。

全站热点
未央区政协召开十届十次常委会议

2013-12-24 08:58阅读

汉城街道组织召开2013年领导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

2013-12-23 08:13阅读

阎良区新华路街道办公园街社区科普大讲堂举办《修身养性小智识》知识讲座

2013-12-21 16:01阅读

周至县国土局厉行节约 实行低碳办公

2013-12-20 18:22阅读

精细化管理让历史街区焕新颜

2013-12-20 09:1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