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上班时间银河坊社区办公室都异常热闹,每天都有不少居民按响社区特制的“爱心门铃”,他们都抱着一样的目的:来找社区“跑腿队”帮忙。
银河坊社区的办公地点在太华路风机厂院内的一栋简易楼上,居民办事就得爬上三层又陡又窄的楼梯,一些上了年纪或是行动不便的居民总是觉得很吃力。社区就特意在楼下安装了“爱心门铃”,居民只要轻轻一按,由社区所有工作人员组成的“跑腿队”就会派人第一时间下楼接待。居民只要说清来意,将相关材料交给“队员”,剩下的事就全部有人帮着跑腿办了。
银河坊社区辖区内有7000多名居民,算是一个人口大户,老人、残疾人、孕龄妇女这些常常需要到社区办事的人数量,自然比其他社区多一些。可是他们每次来办事都要爬三层楼梯,一上楼先得气喘吁吁歇上半天。加上遇上雨雪天气,铁皮制的简易楼梯上沾着雨水就打滑,上楼也不安全。为了方便居民,社区就在一楼安装了“爱心门铃”,还将所有的工作人员编入“跑腿队”队员行列。只要门铃一响,“跑腿队”队员就立即响应,到楼下接待居民,不管是办老年证、签到、开证明、还是有烦心事统统接管代办,办理好后,第一时间下楼送到居民手中。
居民陈大爷今年已经80岁了,他就经常接受“跑腿队”的服务。“年纪大了,脑子容易犯糊涂,补办丢失的医保卡、办理公交老年卡、办理二代身份证这些东西时就很困难。自己到社区去吧,楼上楼下跑上几趟不说,有时候还办不明白,常常耽误事。”陈大爷说,自从社区“跑腿队”成立后,他只要先打个电话问清办事所用的材料,带齐了到社区楼下按一下“爱心门铃”,工作人员就会下楼,找个地方让他先坐着休息,再拿着材料帮他跑腿办理,几分钟的工夫就全部搞定。为此陈大爷高兴坏了,“岁数大腿脚慢、反应也慢,就这些事我自己办的话,忙活半天,现在社区‘跑腿队’一下子就帮我办完了,真是太好了”。
“‘跑腿队’一成立就‘业务’不断,天天都有居民按响‘爱心门铃’来寻求帮助。平时一天‘爱心门铃’呼叫二十多次,只要一响,跑腿队员都要积极响应立即下楼接待。要是赶上社区办理医保,老年人集中签到的节点,每位队员至少楼上楼下来回跑二三十趟。”银河坊社区主任兼“跑腿队”队长李刚说,社区开展这项业务已经有三年多时间了,小小的“爱心门铃”不仅拉近了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的感情,也是一种新的便民服务模式。而“跑腿队”的成立,将社区的服务全面升级,虽然社区工作人员因此增加了不少工作量,但是有了这项服务,居民办事更加方便快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