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红,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西大街道路保洁所保洁员,25年来一直坚守在清扫一线。2013年2月26日,她获得了全国优秀环卫工人称号。参加完全国环卫工作座谈会暨优秀环卫工人表扬会议后,和全国的优秀环卫工人们一起参观了天安门、鸟巢、水立方,大家都很高兴。第一次去北京的杨丽红说着此次首都之行的感受,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初见杨丽红,她正在工作。洁白的口罩,干净的保洁服瞬间脑海中原来关于她形象的各种假想全部无影无踪。其实,脏并非保洁员的代名词。
1988年,刚参加工作时,杨丽红正值花季。由于世俗的偏见,有些人看不起清扫工。朋友、同学们也纷纷说:干什么不好,偏偏去扫马路。她顶着世俗的眼光和各方的压力,坚持自己的选择,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如今,时间已过去了1/4个世纪,她依旧坚守在清扫一线。
西大街上的铿锵玫瑰
杨丽红所在的莲湖区西大街道路保洁所,负责从西门盘道到钟楼盘道15.5万平方米的街面保洁工作。
每天4点50分,当整座古城还沉浸在睡梦中时,杨丽红已经骑车来到西门盘道。在仔细查看了整个区域的路面后,她回到西门外的道班房小院,参加完简单的班前会,便开始一天的工作了。20多年来,杨丽红一直这样。
西大街是西安市的全国著名商业街,平日里,车水马龙,人群密集,扬尘大,垃圾多。可是细心的人会发现,无论什么时候走在这条街道上,都找不到乱扔的垃圾、看不到乱贴的小广告,在护栏下、拐角处甚至马路道沿下这些最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都不会有积尘,就连马路上的黄白线都被擦得亮亮的。
近年来,因为大家表现突出,莲湖区西大街道路保洁所先后荣获西安市工人先锋号、省级和全国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成为全市清扫保洁工作中的行业品牌,并被媒体亲切地称为西大街上的铿锵玫瑰。
咱虽是扫大街的,但也是城市的名片呢!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杨丽红坚定地认为,既然干了保洁这一行,就一定要干好。她热爱本职工作,责任心强,任何时候都走在前、干在前,并勇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摒弃过去只要活干好、地扫净的保守模式,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的新办法、新思路。
杨丽红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对劳动工具进行改革,自制绑毛毛的小笤帚。这种小笤帚不仅克服了大扫把的多种弊端,还大大减少了扬尘,成为环卫工人们宠爱的工具。同时,她还不断挑战清扫保洁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城市的牛皮癣,她有自己独特的清理方法。每天早晨在清扫路面时,她总是第一时间发现小广告并及时将其铲除。对于那些很难铲除的小广告,她就采取擦刷结合的方法,直到将其彻底清除,不留痕迹。
为了治理三灰带,西大街道路保洁所的工人们还自行设计改装了人力高压冲水车。该高压冲水车不仅成本低廉,还能大大提高冲洗路面的效果。这一发明创造,得到了西安市市容园林局的大力支持。该局还将其进行批量生产,并在全市推广。
杨丽红严格按照保洁所治理三灰带的作业程序,率先学习道沿冲洗车的正确操作方法,和其他工人密切配合,每天按照标准化管理,力求在作业中达到最佳效果。
西大街作为西安的窗口地段,杨丽红深感责任重大,经常延长劳动时间,任劳任怨,不计得失,坚守在岗位上。不管是在公交站台还是在十字路口等人流密集区域,她总是能够做到及时清扫,并捡拾行人随手丢弃的杂物,为过往市民创造干净整洁、安全畅通的生活环境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咱虽然是扫大街的,但也是城市的名片呢!杨丽红说。
这小院就是我们的家。
在鸟鸣柳翠的环城公园外,在积蕴深厚的千年城墙下,莲湖区西大街道路保洁所的道班房坐落于此。这小院就是我们的家。杨丽红看着这整洁的小院自豪地说。
近年来,莲湖区市容园林局秉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坚持不懈地改善保洁员们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在全区设立了22座保洁员道班房,为保洁员们提供了一个又一个休息港湾。同时,还专门购置了颜色鲜艳的反光背心,保障他们的作业与人身安全。
五毛钱早餐工程是莲湖区为保洁员推出的又一关爱举措。平均每个街道办事处建有两个早餐点,区政府按每人每天0.5元的标准进行补贴,并注重饭菜营养和花样。
在西二环垃圾压缩站内,一座被花草音乐环绕的公厕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座由下岗困难职工家庭承包的公厕,是西安市绿色生态示范公厕,区政府每月给承包人王师傅发放2800元,用于其家庭生活补贴及公厕日常维护,不但解决了王师傅一家人的生活来源,也为来往的行人及保洁员们提供了方便。
道班房、保洁服、爱心早餐这些只是莲湖区关爱保洁员的一个缩影。为解决保洁员住宿问题建造的保洁员公寓、为寒冬中辛勤工作的保洁员送关爱的文明水滴活动等,表明莲湖区将关爱精神融入到了日常工作当中。该区以人为本,持续关心,搭建沟通平台,倾听保洁员心声,增进了相互信任和理解,不断打造民心工程温暖着一线保洁职工的心。
不止莲湖区,爱心一杯水行动、保洁员免费体检和免费全家福 越来越多的关爱活动彰显着西安市民尊重保洁员劳动意识的不断强化,希望这些为城市建设挥洒汗水的人,能越来越多地享受到整个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