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莲湖区的社区及城中村里,时常可见这样一群人的身影,他们或走村入户,联系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或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集中力量解决城改、棚改难点问题;或认真带好基层班子队伍,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他们就是到基层挂职锻炼的第一书记们。
作为西安市中心城区,为进一步加快国际化大都市中心城区建设步伐,自2012年6月开始,莲湖区向党组织软弱涣散、城(棚)改工作任务重、发展缓慢的城中村和社区党组织,选派80名处级党员领导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切实帮助基层党组织抓发展、解难题、保稳定,受到了广大基层群众的欢迎。
沉入一线融入基层
第一书记刚刚走进基层时,许多农村群众、基层干部认为挂职干部不过是来镀镀金、走走过场,然而,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们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消了群众疑虑。这批年轻挂职干部,有想法、有闯劲、能干事!如今提起在各村担任第一书记的挂职干部,莲湖区的群众是赞不绝口。
第一书记们上任之后,更为紧密地构架起了政府与基层群众之间的桥梁,他们全面地掌握了社区的状况,迅速找准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路径,取得了显著效果。在他们的具体指导下,一些看似疑难的问题都得到了顺利解决,如郝家巷棚改项目摸底调查工作,由原计划的一个月时间缩短至不到两周,并平稳顺利完成;枣园街道大马路村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座谈会,认真听取村民意见诉求,积极联系审计部门和专业会计公司,就财务问题进行指导,并推行村内财务公开,得到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
第一书记们深入基层,接地气,把带好班子队伍、助推城(棚)改工作、联系服务群众、化解矛盾问题、加强民主管理、推进廉政建设等六个方面作为工作的重点,努力当好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员、助推城(棚)改工作的领航员、联系帮扶群众的服务员、化解矛盾问题的调解员和加强民主管理的监督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深入一线、履职为民的诺言。
真情为民造福一方
群众事无小事,莲湖的广大第一书记们坚持尽自己最大努力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取得了丰硕的挂职成果:红庙坡街道纸坊村社区利用第一书记筹集的5万元资金对村内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整治,并从长效机制入手,从根本上解决了村容村貌脏乱差问题;桃园路街道双府社区经过第一书记的多方协调,解决了社区1500余户、6000余人的生活用气问题
第一书记走出机关、走进基层,打破了传统服务群众的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变间接为直接,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为群众生产生活做好服务。截至目前,80名第一书记共走访党员群众2801户5111人次,开展各类摸底调研526次,排查各类问题480余个。
随着挂职工作的不断深入,莲湖区诸多城(棚)改难题迎刃而解。第一书记们带领广大党员干部与驻村工作组以及相关街道多线并行,集中力量解决城(棚)改难点问题,共参与项目谈判171次,成功签订城(棚)改协议36项,完结手续办理39项,实施搬迁改造项目16个。
第一书记作为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充分发挥调解员作用,初步形成了信息在一线收集、矛盾在一线化解、问题在一线解决的社会管理新模式。在第一书记协调下,截至目前共解决各类问题340余个,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95起,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95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