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长安区三星项目区新征地农民就业培训班正式开班。来自兴隆街道张王、张高、枣林寨等7个村的3136名失地农民将分别接受花卉园艺、呼叫中心客服等16类专业技能培训后,走上新的就业岗位。
三星电子项目落户长安以来,项目区内兴隆街道张王村、张高村、枣林寨村等7个行政村上万名群众主动舍弃家园,积极配合项目建设,使三星电子项目能够快速平稳有序的完成前期工作。这些新征地农民如何顺利就业,成为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最关心的事情。通过摸底,三星项目区18-50岁的6785适龄劳动力已有3649人基本实现自主就业,剩余3136名适龄劳动力需要通过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区人社部门在充分调研劳动力市场需求,详细了解新征地农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三星电子项目区未来发展趋势,及时开展适龄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此次培训依托区职教中心专业技能培训优势,按照被培训农民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文化程度和从业习惯等情况,将培训工作分为三星项目建筑用工临时培训、三星项目用工专项培训以及自主就业集中培训三大类。集中利用2012年、2013年两年时间,对3136名适龄劳动力进行就业岗前培训,培训教学费用和生活补贴费用由区政府与高新区管委会共同承担。其中2012年培训600人,2013年培训2536人,通过培训,90%学员将持资格证书上岗就业。
接受培训的学员达到国家职业资格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要求后,长安区政府将根据区内重点企业、高新区合作共建区内企业以及周边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用工需求,通过组织专场招聘会、定向化培训上岗、实施劳务输出等方式为新征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同时,区委、区政府还将三星电子项目区新征地农民培训工作纳入对相关部门和街道的目标综合考核之中,考核结果与责任单位和具体责任人年终考核等级挂钩,确保培训工作各项要求切实落到实处。
区支持三星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区长杨建强在讲话中要求,各相关部门要统一思想,切实发挥各自职能,把农民群众的培训愿望和市场用工需求相结合,把教学内容和新征地农民的自身素质相结合,把知识输入和思想教育相结合,不断增强学员的就业技能和创业本领,拓展就业门路和创业空间,建立长效培训机制,确保新征地农民都能学到一技之长,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吕健,市人社局局长严石,区支持三星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区长杨建强,市人社局副巡视员李富琴,区委常委、副区长仵江,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长董兆为,区委常委、区委统战部长韩艾军,区人大常委副主任陈振军、张利学、李国栋,副区长兰东明,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杨明瑞、副巡视员鲁良栋,区政协副主席杨育民、张军省等市、区领导出席培训班开班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