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才能实现精准脱贫,在“比精准举措”行动中,临潼区聚焦行业扶贫政策、扶贫资金和项目、扶贫数据、干群内生动力四个方面,提升脱贫攻坚质量。
在精准落实行业扶贫政策工作中,临潼区农业农村局综合考虑山区街办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生态环境等各种因素,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的要求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实施“十百千万”产业扶贫工程,发展壮大种植、养殖、乡村旅游等扶贫产业,做到“村村有扶贫产业、户户有致富项目”。全区发展石榴、花椒等1.2万亩,培育新型经营主体8家,创建扶贫产业增收示范户173户,辐射带动613户贫困户增收。大力推进消费扶贫,出现了“穆寨香椿”、“枣夹核桃”等一系列扶贫品牌,累计销售额300余万元,扶贫日8家单位在活动现场认购176.2万元扶贫产品,带动贫困户增收。开展“赋能工程”,技能培训2000余人次,转移就业2155人,创业44人,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全面细致落实医疗保障、教育资助和民政兜底政策,为贫困户住院补偿10727人次4565余万元,资助建档立卡户子女2196人,送教上门1500余次,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学生。为农村低保户、农村特困供养人员8822人累计发放各类补贴4770万元。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率先把19个贫困村建成美丽村庄样板村,持续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在精准管理扶贫资金和项目工作中,临潼区制定、执行《临潼区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明确扶贫资金只能用于贫困户、贫困村,并做到每年区级财政配套资金不低于上年度,同时强化资金保障,实现了扶贫项目工作精准征集、审核和录入。
在精准管理扶贫数据工作中,临潼区注重加强扶贫信息员队伍建设和业务培训,打造了一支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的区、街、村信息员队伍,同时加强数据日常监测,实行扶贫数据与行业部门数据比对机制。今年以来,全区信息员共自查疑似错误数据信息610条,行业部门间比对核实修正错误数据信息2336条,确保录入国扶办系统的数据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实现了扶贫信息数据共建、共享、共用。
在精准培育干群内生动力工作中,临潼区加大各级干部培训力度,累计培训各级干部1500余人次,组织脱贫攻坚文艺宣传小分队进行政策宣传200场次,组织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报告会20场次。同时,强化实施脱贫攻坚“1234”扶志扶智工作法和“5V”分享会,通过自强励志道德模范毛春华等先进事迹主题巡展、《刘选娃笑了》宣传片等多种形式,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扶贫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