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根据有限的病例资料得出,SARS的潜伏期约2~14天,中位数7天。起病急,以高热为首发症状,70%~80%体温在38.5℃以上,偶有畏寒,可伴有头痛、关节酸痛、乏力,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少痰或干咳,也可伴有血丝痰。重症病例发生呼吸衰竭、ARDS、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也有SARS病例并发脑炎的症状和体征。
一项研究显示,儿童病例也有近100%发热,体温多达38.5℃以上,偶有寒战,个别病例低热,可伴有头痛.关节痛、乏力、腹泻等。重症病例有呼吸急促及发绀,少数有肺部湿性哆音或肺部实变体征。根据广州、北京和香港等文献报道,儿童病例的临床表现比成人轻,几乎没有发生严重呼吸困难,恢复比较顺利。
疾病预防
常规预防措施:与SARS疑似患者接触时,认真做好手部的卫生消毒是必要的,这包括用肥皂和水洗手,如果手上没有明显的污染,酒精棉球擦手可以代替洗手。
与住院患者接触时的预防措施:如果疑似SARS患者被收人院,应首先通知疾病控制人员。①标准的预防措施:除常规的预防措施(例如手部卫生)外,卫生保健人员与患者接触时须佩戴口罩;②接触的预防措施:例如与患者及其环境接触应穿隔离服。
空气传播预防揩施:例如相对负压的单独房间,进人房间的人员应戴上N-95口罩。如果空气传播的预防措施不能充分实施,那么患者应被安置在一个私人房间,所有进人房间的人需戴N-95口罩。而且有条件的地方还应对N-95口罩进行性能测试。如果没有N-95口罩,那么卫生保健人员也可以带外科面罩。不管有无空气传播的预防措施,对所有SARS疑似患者都要实行标准预防和接触预防措施。
与门诊患者接触时的预防措施:①如患者因急性呼吸道感染就诊,应询问其是否接触过SARS患者或近期去过SARS疫区。如疑似为SARS患者,即建议患者用外科面罩罩住口鼻。如果做不到这点,应要求患者在咳嗽、说话或打喷嚏时用一次性材料遮住口、鼻。尽快将患者隔离在专门的区域,最好是相对负压的单独房间;②护理疑似SARS患者时,所有的医护.卫生保健人员应戴N-95口罩,并严格遵守标准预防和接触预防措施,并戴眼罩。
对家庭和住宅的治理措施:建议SARS疑似患者在家与其它人接触时也戴上外科面罩。如患者不能戴外科面罩,那么家庭成员在与其接触时应小心戴上外科面单。与患者接触的家庭成员应时刻注意保持手部的卫生消毒,包括用肥皂和水洗手;如果手上没有明显的污染,酒精棉球擦手可以代替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