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级企业中兴终端因中美贸易摩擦被迫停产,每月损失工业产值15亿元;1-5月高新区工业技改增速下降25%;技改固投仅完成16亿元……面对“双过半”的严峻形势,原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现任党工委宣传部副部长的杨俊东,6月刚一上任,便马不停蹄地走访企业,推进工业增速、工业技改以及技改固投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全局共同努力,工业增加值任务完成市考10.5%的指标,工业技改1-8月同比增长71.2%,技改固投6月当月实现14亿元,之后每月完成8亿元,超额完成任务。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其位,谋其职,尽其责,任职期间,杨俊东始终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落实省、市及高新区党工委决策部署,以高标准严要求激励自己,勤勉认真地做好每项工作,为建设“首善高新”尽绵薄之力。
工信局承担着工业信息化,产业政策,工业投资,服务企业,以及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等重要任务。杨俊东深知任务重,责任大,不敢有一丝懈怠。任职百余天里,工信局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杨俊东和同事们累计接待各类企业1500余人次,平均每天与十余家企业进行沟通协调。工业经济发展稳中有进,虽然1-8月,中兴停产损失50亿元产值,但工信局做到了“挑战不可能”,规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0.5%的市考指标。
在服务企业方面,杨俊东认为,顺畅的沟通和及时协调尤为重要。企业在发展中会遇到各类困难和问题,需要第一时间拿出办法,为其解决后顾之忧。“企业要求并不高,在满足基本生产要素的前提下,他们希望不被打扰,有公平的空间,做到随叫随到,不叫不到,服务周到,于企业而言,便是政府最大的支持。”杨俊东说。在其统筹安排下,全体助企干部积极走访企业,解决企业C类以上问题170多个,并且力推高新区第二轮“亲商助企”工作。
信息化建设是高新区工业发展的短板,亟待补齐,为了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杨俊东与信息中心一起确定了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推进技术、业务、数据三融合,从而实现数据共享、数据共创、数据自动控制的智慧城市建设思路。思路确定后,仅三个月时间,便完成了高新区智慧城市3.0版本可研、“两评一案”招标,完成了可研报告编制和市场调研工作,创造性地完成了“雪亮工程”一期任务,在全市开发区排名第一。针对发展短板,工信局全面对标深圳南山区等先进地区,制定《高新区工业补短板促高质量发展计划》,为高新区工业发展指明方向,提出了三年目标。同时,工信局还创新企业融资方式,制定对企业进行信用画像的工作方案,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发纯信用贷款金融产品,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高新区托管镇街后,工信局完成了工业、文物、旅游、气象等工作的接管,同时托管散乱污企业1000多家。为了进一步做好整治工作,杨俊东多次深入企业了解,前往先进区域学习,结合高新区实际制定了高新区散乱污治理方案并经主任办公会审议通过,该方案得到了市上充分肯定,部分举措还被推广到全市。
9月初,杨俊东进入党工委宣传部,主抓新媒体网络宣传及网信工作,随着角色的转变,杨俊东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意识,竭尽全力做好宣传工作,为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在此期间,杨俊东与宣传部同仁,一同完成了嘉会坊2.0版本开街等十多项宣传和舆情工作,各大媒体累计发稿340余篇,并在“西安高新”政务开设微博话题“相约嘉会坊”,阅读量达百万。
成绩属于过去,奋斗赢得未来。对于当前宣传部各项工作事物,杨俊东说,有信心,更有决心,与宣传部同事齐心协力共同将党工委宣传部打造成高新区对外宣传的美丽窗口。他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按照党工委的要求,努力提高新闻信息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在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上进行突破创新,扎实抓好融媒体中心建设,为建好首善区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