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稻谷黄,欢喜迎开镰。11月1日,王曲街道稻田开镰启动仪式在林间·稻花乡里隆重举行,现场一派丰收喜人景象。
稻田开镰仪式在一阵欢快悠扬的演奏乐中启动,曼妙音乐与美景交相呼应,将丰收的喜悦传递开来。
王曲街道大美林庄农业种养殖合作社负责人高涛在致辞中谈到了他的情怀,从小在这里长大的他想把这个地方恢复成三十年前的水田,恢复成作家柳青笔下十里蛤蟆滩的生态模样,让这块山与城之间的田园成为人们安放内心的家园,影响更多的人参与到生态修复中来。
活动现场的嘉宾们都被他沉醉于乡村间、陶冶于田野里的状态所感染,找到了陶渊明诗中所描述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
仪式现场,与会领导和嘉宾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他们分别从各自不同的站位出发,从十里蛤蟆滩谈到柳青《创业史》,从稻田恢复谈到故土乡愁,从产业更新谈到三产融合,共同展望王曲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引起了现场嘉宾的强烈共鸣。
嘉宾们步行来到稻田区,共同体验稻谷收割,感受水稻脱粒的丰收喜悦;浑水摸鱼,重拾儿时农村趣事。
大自然激发美好创意。稻田边上,几位画家将风吹稻浪的美景绘制成图,创作成了美丽的“稻画”。
据了解,王曲街道开镰活动所在地就是人民作家柳青曾在《创业史》中描绘的长安滈河畔十里蛤蟆滩,这里曾有过连片稻田的盛景,以梁生宝为代表的关中农民在这里的稻田辛苦耕耘,书写了属于一代人的辉煌创业史。后来,由于滈河水源干涸,水田改旱地,村民们种起了小麦。今年春季开始,王曲街道积极探索,通过滈河综合治理、水系建设、农田改造等一系列工程,以农业生产、农业观光、农产展销、农业扶贫为主题,恢复十里蛤蟆滩高标准稻田景观,采取以村民为主体的农业合作社模式,大力发展田园更新和产业更新,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促进村民增收,逐步实现乡村振兴,续写新时代的创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