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陕西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优化调配帮扶力量的通知》(陕脱贫发〔2019〕5号)、陕西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驻村联户扶贫工作的通知》(陕脱贫办发〔2019〕13号)、《西安市帮扶陕南深度贫困县(区)脱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市脱贫发〔2019〕7号)和《碑林区对口帮扶商洛市丹凤县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碑扶发〔2019〕5号)文件精神,为做好对口商洛市丹凤县科技教育体育局的帮扶工作,我局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了工作。
一、高度重视,组建机构
碑林区教育局成立由局党委书记、局长冯洁任组长,副局长邓铿任副组长,局机关相关科室负责人以及各校校长为成员的专项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基教一科,由盛青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帮扶商洛市丹凤县科技教育体育局教育帮扶工作的部署、检查指导、协调督促、信息收集和统计等工作。同时,要求各相关学校也要成立帮扶商洛市丹凤县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具体负责工作,落实好各项任务。
二、双方商议,制定方案
在充分尊重商洛市丹凤县科技教育体育局意愿的前提下,双方制定了《碑林区教育局对口帮扶商洛市丹凤县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增强帮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到真帮忙、求实效。
三、整合资源,亮点工作
充分发挥碑林区人才资源丰富、科技教育实力强等优势资源,实施有效整合,精准对接帮扶商洛市丹凤县薄弱环节,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帮扶力量。充分利用碑林区教育资源优势,区教育局主要推进教育资源共享,遴选一批基础好、实力强的中小学与被帮扶丹凤县部分中小学建立结对关系,加强管理输出、教学教研帮带、教师和骨干培训、学科建设,帮助丹凤县提高教育水平。
双方已确定结对学校4对,西安市第三中学与丹凤中学结对;碑林区大学南路小学与丹凤县第一小学结对;碑林区南院门幼儿园与丹凤县第三幼儿园结对;建国路小学与商镇老君小学结对。结对学校根据需要制定了帮扶协议、培训方案,将采取形式多样的帮扶措施,全方位开展帮扶工作。
四、积极对接,交流互访(2020年工作开展)
2020年5月30日,碑林区教育局副局长陶伟东带领建国路小学校长王建深入商洛市丹凤县商镇老君小学,开展“六一”节爱心捐赠活动。
陶伟东副局长、王建校长代表碑林区教育局为丹凤县商镇老君小学捐赠价值1.5万元的体育设施(乒乓球台 10架,乒乓球拍100副,以及乒乓球1000个)。祝愿丹凤县老君小学学生“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加强体育锻炼,健康成长。
随后与丹凤县副县长杨思飞及丹凤县科技教育体育局召开了座谈会,双方就拓展脱贫攻坚合作,促进观念互通、思路互动、作风互鉴,实现双方优势互补、长期合作、实现共赢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为全省脱贫攻坚大局贡献碑林教育力量。
6月15日—6月30日,为深入学习贯彻国家及省市区教育大会精神,落实西安市基础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开拓全区教师视野,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由碑林区教育局主办,碑林进校承办的碑林?立德树人大讲坛2020年第二期(总第八期)活动以线上录播形式顺利举行,全区教师和碑林区对口帮扶的商洛市丹凤县中小学教师5000余人参加。
本期活动荣幸邀请到了全国知名教育专家李政涛教授。他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大“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院长,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华东师大“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院长。华东师大教育学部学术委员会主任。
李政涛教授以“如何提升日常教研的质量”为主题给全区教师作了精彩的报告。他针对当前学校教研工作普遍存在的质量和有效性不高、等瓶颈难题,以“日常化”为切入点,重点阐述提升“日常教研质量”的重要意义,进而回答什么才是高质量的日常教研这一问题。他指出高质量日常教研的特性及内涵包括:扎实、过程、细致和创新等。他还以案例的方式介绍提升日常教研质量的具体策略与方法。
李政涛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引发了教师对日常教科研工作的深入思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教师们普遍表示收获颇丰,获益匪浅,大家在学习后都撰写了心得体会。
丹凤县第一小学的刘曼老师写到:“通过学习,我明白了教师既要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性的、专题性的教研活动,又要捕捉和积累日常教学中的心得、品悟。我们要把教学研究贯穿于教学始终和各个环节,针对教学活动中的疑难困惑点靶向施策,对症研究,方能做到教研相长,常研长新。”
2020年8月25日,为进一步落实碑林区对口教育扶贫商洛市丹凤县相关任务,全面提高丹凤教师队伍教科研能力,碑林区教育局在多次召开会议、全面统筹安排的基础上,于8月25日组织部分名师赴丹凤中学、丹凤龙驹初级中学、丹凤第一小学、丹凤第三幼儿园开展送教活动。碑林区教育局副局长陶伟东带队,碑林进校领导、教研员,碑林区中小幼教学名师21人,丹凤4所学校800多名教师参加活动。活动在丹凤中学举行了开幕式,丹凤县教育局副局长薛民生致欢迎词,碑林区教育副局长陶伟东介绍了碑林教育的基本情况及本次活动的意义,碑林进校校长和巧云介绍了送教专家并对活动进行了安排。活动以专题讲座、示范课、交流研讨为主要形式,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考备考、课堂教学等进行交流,重点开展新理念、新课标、新知识、新方法等引领指导。活动中,来自西北大学附属中学的周宏、西安交大附中分校的陈超君、碑林区铁五小学的岳明珠、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幼儿园的赵若楠4位名师分别以《校本研修与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是核心力量》、《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幼儿园家长工作策略》为题,从教育教学实践出发,紧扣教师关注的难点问题,以大量生动详实的例子分享了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教育智慧,并提出了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与路径,讲座内容充实、高效,拓宽了丹凤教师的视野,提升了他们的教育理念,使他们掌握了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西北工业大学附中的王宏哲、焦焕霞,西安铁一中的王海燕,西北大学附中的周宏,西安市第二十六中的张旭5位名师分别从语文、数学、化学、历史、英语五门学科的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进行了专题研讨,他们以独特的教育视野向丹凤的高中老师介绍了近年高考试题的命题规律,提出了准确、详实、富于实效的备考策略,拓宽了教师们的视野,提高了其高考备考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西工大附中分校的张尧,碑林区铁五小学李小慧、曹少敏,碑林区幼儿园闫安澜、西安理工大幼儿园的刘雅楠5位名师分别讲授了《回忆我的母亲》、《杨氏之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有趣的数字游戏》、《小乌龟》5节示范课,他们良好的专业素养,全新的教学理念,精湛的教学技艺,亲和的人格魅力,启发式的引导,让现场的学生热情高涨,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思考,听课老师也深受感染。课后,由铁一中分校杨文瑞、碑林进校袁直、碑林区铁五小学岳明珠、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幼儿园赵若楠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指导,并为老师们答疑解惑,从教学目标的确立、内容的选择、环节的设计、设计的创新、教与学的关系等方面使老师们提高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水平。此次活动进一步加深了西安市碑林区与商洛市丹凤县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之间的感情,促进了丹凤县教育教学的内涵提升。相信在碑林区教育局的全力支持下,丹凤县基础教育一定会取得更大发展。
2020年9月29日,建国路小学赴丹凤开展“送教活动促交流,携手共进助成长”活动,为进一步加强该校与丹凤县老君小学的沟通与交流,充分利用该校校优质的教师资源,发挥该校骨干教师队伍的引领和幅射作用,促进两校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特选派该校语、数、体育学科的骨干教师到丹凤县老君小学开展送教扶贫活动。该校语文教师荆洁,数学教师龚岚,体育教师贺齐对六年级和四年级进行授课。三位老师精心备课,以高度的责任感、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业务水平,为老君小学提供教学示范。龚老师在《百分数的意义》这一课中以启发引导为主,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学生上课注意力非常集中,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荆老师在讲授《七律·长征》这一课中,始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理解与感悟,通过朗读使情感不断升华。学生在课堂中参与度高,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贺老师设计的《30米跑》这一课吸引了不少学生的兴趣,现场学生都能积极配合,充分发挥自身体能。随后,王校长、孟主任和三位老师与老君小学的领导和各位老师进行学科研讨活动。相信有了这样的交流活动,能够让老师们取长补短,获取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本次送教活动充分发挥了该校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骨干教师送课、课堂互动交流,教师之间相互汲取经验,共同提高处理教材、备课教研、设计教学、驾驭课堂等能力,并以此为契机,加快提升教师教学、教研能力,促进乡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2020年11月9日,碑林区教育局、丹凤县教体局共同举办的两地教育教学管理干部交流培训系列活动在陕西省碑林教师进修学校正式拉开了帷幕。碑林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瞿月朗、丹凤县教体局副局长薛民生、陕西省碑林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和巧云和来自丹凤县中小学、幼儿园主管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等56人出席开班典礼。
陕西省特级教师、正高级名师、西北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周宏以《让我们更专业地生活——以校本研修促进教师成长》为题做了专题讲座。
此次培训分中学、小学、幼儿园三个会场,由来自铁一中分校的校长助理梅娟、碑林区铁五小副校长熊英、碑林进校幼教教研员张九英分别就学校教学管理、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儿童行为的观察与分析等角度做专题讲座,向丹凤县教育管理干部们介绍了碑林区中小学及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中好的举措、方法、经验及自己的认识感悟。同时,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校特色发展、教育管理、教师发展、教科研工作等方面进行全面研讨,畅所欲言,深入交流。
丹凤县教育管理干部们还深入碑林区西安市第八中学、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学、碑林区大学南路小学、碑林区建国路小学、碑林区南院门幼儿园等,进行为期两天的参观交流、跟岗学习。
2020年11月28日,为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教育脱贫攻坚任务,深化碑林和丹凤教育系统校园长队伍的交流学习,提升学校的内涵发展和学校管理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推进两区县教育交流合作,不断提高学校治理能力与干部综合素养,努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学校管理干部队伍。西安市碑林区教育局组织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学校长刘俊博、陕西省西安师范附属小学校长刘玲分别深入丹凤县思源实验学校和丹凤县第三小学同时进行校园长和中层干部培训,丹凤县全县中学、小学、幼儿园中层以上领导300余人参加了培训。
刘俊博校长做了《学校管理实践中的案例及思考》报告,他从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学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入手,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三个校区的管理以及教师队伍培养、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质量、特色德育活动中的案例及思考,并分享自已校长任职经历中的心得,要有定力,不盲从;要立足本校,不生搬硬套;要善于抓住发展机会,不坐等靠要;要有底线思维,不碰政策红线。
刘玲校长做了《小学校长岗位政策解读及决策管理能力提升》报告,她结合自身管理实践经验,融理论、实践、案例、见解于一体,深入浅出的讲解了校园领导应该具备的能力与素质,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全体与会同时认真聆听并做好笔记。
此次报告对丹凤在座的各位校长、主任必将有所启发。双方的交流帮扶将会持续下去,促进两地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五、统筹协作,积极谋划
碑林区教育局把帮扶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按照帮扶领导小组牵头总负责、各科室分工具体实施,强化协作意识,健全帮扶机制,形成高效联动的帮扶体系。9月初局人事科将开展名师送交帮扶丹凤活动。
六、选派挂职,保障条件
落实区委组织部要求,选派碑林进校青年干部梁玉龙赴丹凤挂职扶贫。
七、存在问题,意见建议
通过帮扶活动,深感些许困难。
1.由于路程较远,帮扶的次数有限,帮扶学校、老师和贫困学生接触较少,每次帮扶前都要了解学生近期的学习情况,存在问题,然后才能有针对性的辅导。
2.通过帮扶走访,了解到被帮扶学校硬件条件不错,但是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教育服务亟待提高,提高儿童和成人的教育水平和素质。在改善硬件设施的同时,增加师资力量,特别是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等学科师资力量。
3.由于路途较远安全问题和经费问题,有些帮扶学校一直想带贫困户家庭学生进城参观学习,增长知识,还未能成行。
4.存在一些特殊类型和特殊困难的贫困人群,主要是指因病、因残丧失内生动力,沉重的自付医疗负担和主要劳动能力的丧失使家庭陷入深度贫困之中,脱贫难度大。
八、下年计划,长效机制
爱不贵浓而贵长,教育扶贫,任重道远,碑林区教育局将充分发挥教育系统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选派优秀校长或教育专家,对丹凤县中小学校长进行“学校管理规范和校长领导能力提升”“新时代背景下,校长如何抓学校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及如何最大限度的调动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积极性”的专题培训。确定一批基础好、实力强的中小学与丹凤县部分中小学建立结对关系,积极开展结对教育帮扶等。同时按照有关要求,积极倡导教育系统职工主动购买丹凤地区绿色农副产品,为对口扶贫尽一份力量。我们将不忘初心,勇于担当,尽最大的努力和能力,继续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走下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