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灞桥建立智能管护平台 “扫一扫”解决户厕“后顾之忧”

2020-12-22 10:39  来源:灞桥区人民政府网站  兵马俑在线

12月2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累计改造41万座厕所 建立智能管护平台》为题,报道了灞桥区农村改厕智能化管理工作。

2018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推进厕所革命,三年来,陕西西安已累计完成无害化户厕提升改造41.02万座,改是开始,护是关键,当地把农村改厕后的管护问题放在重要位置,积极探索管护新模式,完善长效机制,解决户厕使用的“后顾之忧”。

姚新利是西安市灞桥区狄寨街道南大康村的村民,她家在去年进行了厕所改造。

灞桥区狄寨街道南大康村村民 姚新利:原来厕所就在外面的,在外面弄个粪便池,就是蹲便形式的,也不卫生,夏天到处是蚊子,冬天就特别冷。

但厕所准备改造前,姚新利并没有下定决心。因为农村的污水管网并不完善,大部分村民的厕所排污还是暂储在家里修建的罐体中,改造后怎么储存,谁来处理,怎么处理,这都是大家担心的问题。政府针对粪污储存问题,结合当地情况,选择了三格式化粪池无害化卫生厕所建造模式。

灞桥区改厕办工作人员 张朴:粪便进入第一格进行沉淀厌氧发酵,然后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流入第二格,再进行厌氧发酵、杀菌,最后通过第二格流入第三格,在第三格里彻底杀菌,做到无害化,然后用车把这一抽,抽在地里,无害化的粪污为农田服务。

为了更好地统筹解决改厕后清粪维护问题,当地引进大数据智能管护平台,“一户一档”,管护平台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村民家厕所的动态信息,同时村民家贴有专属二维码,针对扫码有困难的群众,还设立免费电话和村协管员协助维修维护。

西安市灞桥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杨小龙:我们建立了第三方管护平台,群众可以通过扫二维码或拨打400免费电话。在需要抽粪的时候,抽粪车可以按照定位导航到群众家进行抽取服务,同时对抽粪车安装了定位系统,保证了粪污不乱排乱倒,保证环境卫生。同时如果群众厕所有问题需要维修的话,我们也可以通过管护平台,安排专业人员上门服务。

灞桥区狄寨街道南大康村村民 姚新利:现在厕所好了,在屋里也暖和,也干净,平时再一收拾,就越发干净了。现在好了,用二维码一扫,人家就来处理了。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抽取回来的粪污,通过二次无害化处理,达到无害化标准,然后作为有机肥进行就地消纳。今年,西安市完成提升改造无害化卫生厕所13.52万座,三年来,建成无害化卫生厕所41.02万座。

全站热点
三里镇疫情防控演练,防“疫”于未然

2020-12-21 18:16阅读

未央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汉都新苑正式开诊啦!

2020-12-19 22:43阅读

公安临潼分局举办平安建设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人民汇报”观摩座谈会

2020-12-18 12:34阅读

高陵区与西安工商学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0-12-16 09:34阅读

临潼供电公司党委召开第四次党建工作例会

2020-12-11 20:22阅读

区委召开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2020-12-10 10:36阅读

太白县考察团来蓝考察学习乡村振兴与民宿旅游发展工作

2020-12-08 10:2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