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登记管理工作是人民赋予我们的一项重要职责。为使婚姻登记工作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婚俗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婚姻登记工作人员在服务中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加强职业道德学习,规范自身服务行为。全面体现政府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使婚姻登记服务中心成为展示民政工作的一个文明的便民服务窗口,群众体验政府关怀的一个好平台。
01加强人员业务学习,提高队伍素质
婚姻登记工作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家庭幸福和社会文明进步,是社会舆论普遍关注的重要社会事务工作,婚姻登记工作人员需具备很强的业务知识和高度的责任心,根据这一需求,婚姻登记中心每周二利用两小时进行业务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的集中学习,实行首问负责制和A、B岗位制,以保证婚姻登记当事人随到随办。
02完善工作制度及措施,提高服务质量
婚姻登记窗口的工作目标是建立一支行为规范、执法严明、服务周至、技能全面、品质优秀、有高度责任感的婚姻登记队伍。开展特色服务,体现民政工作“以民为本,为民解因,为民服务”的宗旨。针对特殊群体开展延时服务,周密安排部署,扎实做好特殊日期婚姻登记服务,并制定了“应急反映措施”,在人员比较集中的日子提前上班,加班加点为新人提供优质、快捷、高效的服务。
03认真学习和贯彻《民法典》,严格婚姻登记条例
认真学习、深刻理解《民法典》,并坚决贯彻执行。在学习操作的同时,对有些群众不了解《民法典》、法律意识淡薄、不清楚登记条件等情况加以解释,使前来办事的婚姻当事人均能得到满意的答复。同时,为前来办证的新人宣传《民法典》、《婚姻登记工作规范》等,大力普及有关婚姻方面的知识,传播正能量。
04抓好档案管理,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对全县的婚姻档案进行了规范化整理、完善,做到了查询方便、快捷,并对原始档案进行清理整编,热情地为全县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今年来,组织人员参加了省厅对婚姻登记员的培训,促进婚姻登记工作依法进行,工作人员都持证上岗,切实把“严格办证程序,热情服务万家”的岗位口号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共办理结婚登记3997对,离婚992对,补领结婚证1776对,档案保存与登记合格率均达100%,结婚登记准确率达100%。今年来,在办理的结婚登记中未发现违反规定的事件。
05婚姻登记信息化平台建设运营情况
为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婚姻登记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支撑作用,按照“一站式办理,电子化管理”的原则,利用现代系统工程技术、网络信息数据库服务技术、通信技术等,建设高效的婚姻登记工作系统管理平台,实现婚姻登记管理全程电子化,业务应用一体化,服务流程标准化,办事要件规范化,提高周至县婚姻登记管理服务水平。10月初,按期完成了婚姻登记信息化平台建成运营,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婚姻登记更便捷,群众满意显著提升,基本实现数据库信息与档案登记管理的资源统一。
06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为切实做好婚姻登记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婚姻登记工作正常运行,牢固树立“民政爱民,民政为民”的宗旨,根据“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面把控疫情防控工作,把婚姻登记工作做细做实,始终树立常态化疫情防控意识。为避免人群扎堆领证,实行结婚、离婚登记办证网上预约。进入婚姻登记窗口办证必须扫码、体温测量、佩戴口罩,场所和设备每天进行及时消毒、通风,消除引发疫情的各种潜在隐患,确保人员安全。
今年来,婚姻登记窗口在婚姻登记管理、档案管理等方面做出了大胆探索和努力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上级民政部门以及广大群众的高度赞扬和一致好评。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省市婚姻登记政策及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把婚姻登记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以新的思路、新的勇气,迎接新的挑战,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为周至县婚姻登记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