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阎良区紧紧围绕增强政治功能和提升组织力,提高站位、认真研判、精准施策、标本兼治,以“五个抓手”全面抓好软弱涣散整顿工作,持续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提升、全面过硬。近日,经过区委组织部集中检查验收,2020年度9个软弱涣散村(社区)“两委”领导班子过硬,党组织作用发挥有力,整顿工作成效明显,达到了“两个过硬”“两个规范”“三个和谐”和“五个增强”的整顿目标。
聚焦主责主业抓班子,基层基础不断夯实
区委主要领导带头包抓重点村、难点村,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先后7次深入软弱涣散村调研指导,组织农林、水务、建设、城投等部门现场办公、交代任务;其他包村常委下沉一线抓整顿、解难题,牵引带动基层党组织补短板强弱项。针对具体问题,指导整顿对象制定细化整顿方案,建立整改工作台账,定项、定人、定责、定时,做到问题、目标、措施“三精准”,时限、步骤、责任“三明确”;同时,建立项目闭环管理机制,实行全过程台账式销号管理,确保整顿一个、销号一个、巩固一个,以点带面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紧扣先锋示范抓队伍,两个作用更加突显
印发《在农村党组织书记中开展“三问三看三比”活动的方案》和《关于在农村党组织中开展“深化积分制管理 争做五星级党员”活动的实施方案(试行)》,打造“5+5”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模式,通过鼓励激励、量化考核等方式,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党组织号召力。北屯街道箭王村党支部通过整顿,支部堡垒作用明显增强,在“箭王堡子-迎宾路”出村路项目建设中,村干部、党员带头冲在项目施工一线,群众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主动腾让清理门前“三堆”,并自发筹资酬劳20余万元,用于支持项目建设。
坚持为民初心抓服务,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武屯街道房村村在区城投公司协助下,在股份经济合作社中成立劳务公司,解决富余劳动力35人,有效提升失地农民再就业能力。区农业农村局采用“党建+产业发展”机制,在南冯村等3个村开展农业技术培训13次,培育农业技术人员170余名。滨河村在高质量建设党群服务中心的基础上,配套建设笼式足球场和文化大舞台,居民生活居住环境发生明显改变;东孙村实施道路排水及修补工程,有效解决群众反映多年的道路积水、出行困难问题。慕郑村在原幼儿园基础上高标准建设党组织阵地,有效改善为民服务环境。润天花苑社区投入80余万元,实施社区居家养老站、北苑活动广场等改造提升项目,社区服务能力全面加强。
围绕乡村振兴抓产业,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依托优势资源,积极探索发展集体经济新路径。关山街道南冯村抓住石川河改造的有力契机,在河道旁修建文化广场和村史馆,打造自然观光旅游路线;南冯村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载体,流转200余亩土地高标准建设农业钢架大棚,实现集体经济破零。武屯街道房村村邀请18名乡贤召开乡贤大会,助力家乡发展,打造7个有机温室大棚,为发展集体经济迈出了关键一步。武屯街道东孙村实施幸福农村集体厂房项目,每年预计收益4万元。
着眼民生保障抓短板,基础设施持续完善
整合部门优势资源,在软弱涣散村、社区共摆布惠民项目56个,总预算2640余万元,其中争取各级补助资金1900余万元。区财政局在资金筹措困难的情况下,为每个村拨付30万元一事一议建设资金,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区文体局在省市项目压缩、审批权限上提等情况下,为每个软弱涣散村和社区赠送一套文体器材。2020年市上下达区城市管理局的8座农村厕所,有5座投向软弱涣散村。区建设局、区水务局等单位积极协调、全力投入,硬化道路8700余平方米,拓宽道路1100余米,安装路灯560余盏,极大方便了群众日常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