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送到园区“家门口”,无柜台式便民服务站让群众办事更贴心……
11月18日,由西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组织的我市“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示范点观摩评选活动走进阎良区,政务服务改革体验官及部分区县政务服务工作人员通过实地考察、听取讲解、现场观摩等形式,就“15分钟政务服务圈”的建设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体验。
一是智慧平台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在办理事项的过程中,很多内容我都不清楚,工作人员给了我热情的指导和服务,解决了我心中的烦恼。”11月7日办完相关事宜的老年人李世英在阎良区凤凰路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的留言簿上写道。
为了提高群众办事的便捷度,阎良区凤凰路街道办于2018年建成了集政务服务、党群服务、企业服务、综合管理、教育培训于一体的凤凰路街道标准党群服务中心。“窗口办理区设置了4个服务窗口,每个窗口均联通政务外网并配备了电脑和高拍仪,可以直接进行网上受理。”凤凰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张延平介绍说。
为了通过大数据系统展示整个街道的基本情况和群众办件的进度,在二楼智慧客厅的智慧平台上,记者看到不同的数据在实时更新。“依托街道智慧城市管理平台,我们聘用了专职网格员在辖区全天巡查,网格员配备采集信息终端,通过App发现问题、及时上传,指挥中心及时派遣到各村、各社区、各职能科室及时解决并反馈结果,达到了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传、第一时间解决、第一时间反馈的快速处置工作机制。”工作人员介绍说,“依托智慧平台,我们实现了发现问题上报、指挥派遣、督促办理、结单归档的闭环模式,提升了解决问题的效率。”
二是智慧社区优化服务“贴心办”。群众在哪儿,服务跟到哪儿。在阎良区凤凰东路社区的无柜台便民服务站,圆形桌椅、舒适的沙发、整齐的图书报刊,给人们家一般温馨舒适的感觉。为优化服务“贴心办”,阎良区在凤凰东路社区率先打造出无柜台式亲民、会客式便民服务站,社区受理的3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交流式受理。无柜台便民服务站通过在空间营造中叠加更多的休闲及生活功能,让原来被行政化占据的空间部分,彻底地归还到社区居民的本真生活。
三是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体验结束后,参与体验人员对我市“15分钟政务服务圈”和西安的政务服务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陕西学子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师小冬说:“无柜台便民服务站很暖人心,去柜台化进一步强化了便民服务站与居民之间的联系,提升社群互动、互助与共治,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前来办事的群众有更强的获得感和更好的体验感。”
“体验完之后,不论从实体建设、软硬件建设,还是便民惠民新举措,都让我感受到‘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成效显著,服务的标准化、精细化、特色化、智能化都有了质的飞跃,极大程度方便了辖区居民办事。”长安区政务服务中心张楠说。记者了解到,从2月11日我市“一网通办”高频事项上线以来,不到一年的时间,我市已实现了585个高频便民便企事项网上通办。作为“政府数字化转型”平台的重要应用,截至目前,全市“一网通办”累计注册用户23.6万人次,累计办件量超158.8万件,累计办结量超142.2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