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启动以来,未央区坚持靶向施策,先谋先动、稳扎稳打,有力有序推进全区村(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截至1月18日,全区201个社区和50个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全面完成,使“关键少数”实现了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三项优化。
“三在先”精细筹备抓部署,把牢换届“定盘星”
聚力四清,排查整改在先。通过摸排研判“清底”、离任审计“清账”、矛盾化解“清访”、广泛宣传“清风”,梳理出重难点村(社区)3个,建立“两类四项”台账,实行全程全面动态管理,确保选情清晰明朗。聚焦重点,谈心谈话在先。街道党工委书记与现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竞选人人选、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与现任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开展谈心谈话,重点做好不再提名人员、转岗人员思想工作,引导正确对待进退留转。聚势谋远,精准指导在先。编印《未央区2020年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手册》,将6个阶段工作流程细化成“3图38范例”,确保环节紧扣,程序不漏。
“三到位”夯实基础抓推动,落实工作“责任链”
动员培训到位。第一时间召开全区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动员部署会,对全区换届工作进行全方位动员部署。同步开展业务培训会议,分层分级培训区、街参与换届人员,快速实现换届业务培训“两个全覆盖”。领导推动到位。组建由区委书记担任组长的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落实区委常委包抓街道、包联“问题较多村(社区)”,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包抓“一般村(社区)”、街道科室一对一包抓村(社区),强化督查指导、解决突出问题。责任落实到位。成立6个专项工作组,制定“两案三表”(换届工作方案、考察方案、工作进度表、时间安排表、问题梳理表)层层抓落实,推进责任制。
“三把关”严格标准抓程序,配强基层“领头雁”
严把选人条件关。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紧扣 “双好双强”目标,围绕“五选五优选十不选”清单,全力克服村转社区占比高、人选推选难问题,坚持不降标准、不打折扣、全面推进。严把资格审查关。严格落实任职资格区级联审制度,对照10类负面清单,由区委组织部牵头,会同区纪委监委、区委政法委、公安未央分局等十部门进行了资格联审,对于联审出的27名不符合提名条件人员及时清理补选。按照“一人一报”要求,召开专题研判会对符合“优选”条件的56名人选及时提交“一人一报”专班进行研究,按照要求对年龄和学历进行了适当放宽。严把换届程序关。严格按照“两推一选”要求,采取“报、审、返、调”四位一体的推进方式,分10个批次于一周内压茬完成对1145位党组织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资格审查工作。同时,综合联审结果与群众意见,对无异议的党组织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进行同步考察公示,确保环节紧凑、程序不漏。
“三强化”畅通渠道抓监督,营造选举“好风气”
强化宣传力度。利用“未央党建”、“长乐未央”等线上微信公众号平台,结合宣传栏、知识板、电子屏等线下阵地,多媒体联动宣传“十严禁十不准”纪律,做到换届纪律知晓率100%、签订纪律承诺书100%。强化信访查核。成立信访化解专员队伍,畅通信访监督渠道,建立信访举报快查快办快结、不实澄清正名机制。结合群众来访情况安排“一个领导一个专员”共同接访,落实领导包案。强化纪律规矩。全面推行“全程监督”“全程签字”制度,对违反换届纪律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把严明纪律程序、从严监督执纪、从严从重查处违法违纪行为贯穿换届全过程,坚持用铁的纪律确保换届选举风清气正。
“三改变”全面收官抓检验,注入人才“活力泉”
学历大幅提升。全区251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候选人高中以上学历占比从51%增加到94%,提高43个百分点;大专以上学历占比从41%增加到76%,提高35个百分点。人选素质全面提升,创业干事基础全面加强。年龄大幅降低。全区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42岁,平均年龄下降7岁。其中,35岁以下61人,占比24%,青中年占比大幅提升。结构持续优化。全区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女性人选共有102人,占比41%,妇女干部比例进一步提高。村党支部中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四类人员”占班子成员半数以上,达到了学历升、年龄降、结构优的换届目标。
下一步,未央区将做足“提前量”,扎实推动村(居)民委员会换届工作,确保村(居)民委员会主任,全面实现“一肩挑”。
来源:长乐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