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西安市未央区全国率先编制了《基层政务公开管理规范》(DB 6101/T 3068-2019)(以下简称“规范”),该《规范》经多轮意见征求和研讨论证后已正式发布,并在西安市范围内推广实施。
经西安市未央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规范》规定了基层政务公开的术语和定义、总则、政府信息公开、解读回应、互动交流、服务事项、公开平台、制度保障、评价与改进等要求,包括12个章节和4个附录,既有对政务公开内容建设、平台建设、机制保障的总体要求,又突出了财政预决算、重大建设项目等基层重点工作实际。
据悉,该《规范》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色和亮点。一是以文件要求为基础。《规范》注重与新《信息公开条例》以及国家和省市文件要求的衔接,全面落实新要求、新规定。如依申请公开遵循《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新变化,从申请、接收、受理、答复、送达、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等环节进行规范和约束;财政预决算、重大建设项目等落实国家部委的行业要求,进一步细化和规范。二是以标准规范为引领。充分运用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成果,在总结未央区试点基础上,学习借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税务总局等部委印发的公共资源交易、义务教育、财政预决算、税收管理等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指引,探索完善基层政务公开标准体系,细化标准要素,科学设置条目,健全公开制度,规范公开行为,提升公开质量,让群众看得到、能监督、好参与。三是以易操作为目标。从政务公开管理职责明确、沟通机制建立,到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等各类平台建设管理,到各项具体工作流程的细化,再到术语和表格的模板化,该《规范》均进行了明确,用列举法划出底线要求,解决了随意化、不规范等问题。如以表格的方式,列举了城乡规划、安全生产等26个重点领域的事项名称、公开内容、公开主体等;以流程图的方式,绘制了重大决策、政策解读、政务舆情、突发事件、依申请公开等7个重点环节要点。四是以公众关切为重点。紧贴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实际需求,全方位回应公众关切,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必须应公开尽公开,增强基层政务公开的针对性、实效性,真正让群众能看到、易获取、用得上。如,网上咨询对常见简单问题的答复时限做了5个工作日的要求,重点领域对关注度高的义务教育、公共资源交易等26个领域进行了规范。
近年来,西安市未央区将政务公开与“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提升等有机结合,在编制标准目录、打造公开平台、完善公开方式、提升公开质量、健全体制机制、扩大公众参与度等方面扎实探索实践,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可考核的基层政务公开“未央模式”。
2020年以来,未央区又持续开展26个领域事项目录完善、村(居)务公开目录编制等工作,通过区政府门户网站发布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财政收支、环境保护、保障性住房等群众关注度高的政府信息,以常务会日历、区长日历等形式对政府决策信息、领导活动进行专题公开,对15项重大政策措施进行了图解,利用5G互联网新技术就优化营商环境、妇女维权等开展在线访谈活动,积极回应群众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