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治网格化管理系统
伴随着返工潮的来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疫工作面临新一轮的压力。为实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防疫目标,西安市自2月8日开始,对所有通过“一场五站”(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西安火车站、西安北站、西安南站、鄠邑站、阿房宫站)进入西安的人员都必须通过扫描二维码登录“西安疫情防治网格化管理系统”完成信息填报,并自觉执行居家或酒店14天的留观。
那么“西安疫情防治网格化管理系统”究竟是怎样运行管理的呢?让我们一起前往系统后台了解一下吧。
网格化管理环环相扣
该程序由西安市公安局研发,公安系统承担“一场五站”人员核验,各辖区分管本辖区系统,指导辖区内各街道社区对“四返”人员进行隔离,信息核送。
据悉,“西安疫情防治网格化管理系统”通过流程来划分,由输入人员信息填写、民警核验、移送、社区核送四大部分构成。
输入人员信息填写是由“四返”人员扫描“西安公安服务号”,将姓名、手机号、车牌号、来源地、证件号以及目的地等信息填写入系统;民警核验是由民警对“一场五站”的出站旅客身份进行核实的流程,也是记录旅客出站时间的节点;移送则是如果输入人员的来源地属于重疫情区或本身出现发热等症状,则由民警或120对其移送隔离酒店或定点医院;社区核送则是以民警核验信息的时间点为始,要求返家人员在三小时内达到目的地后,街道社区工作者对输入人口进行扫码登记,同时开始14天的隔离程序。
不断对输入人员信息修正
为保障流程的顺利实施,未央区疫情防控指挥中心成立了西安疫情防治网格化管理系统未央区专班,其下设电话、筛查、数据、统计四组,同时对接公安、街道等各个相关部门。近50名工作人员每天自早上九点开始,忙至凌晨一两点结束,全力确保输入人员信息第一时间追踪,直至街道社区反馈核送与隔离信息。
在实施过程中,未央区疫情防控指挥中心要求电话组各联络员在接到本辖区内输入人员的民警核验信息后,电话组联络员第一时间与返程人员进行联系,修正输入人员在填写时出现的不准确信息,确保所属目的地街道、社区做好人员信息核送准备。最后,各街道社区对按时到达目的地的人员通过扫码进行统计上报;对未能按照三小时时限完成返程的人员,由电话组联络员二次电话联系,了解实时信息。若电话联系不通,则反馈公安机关处理,公安机关将处理结果反馈筛查组筛查之后,将结果上报数据组,同时转街道联络员。数据组在抓取各类数据后,移交统计组,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同时进行每三小时一次的上报工作。四个组共同保障了“西安疫情防治网络化管理系统”未央区部分的系统运转。
基于数据的系统改良
自系统上线以来,通过后台数据可以清楚的了解基层防疫工作的开展。比如,通过数据显示,一名邹姓群众填写了输入人员登记,但民警核验时间一直都没有登记,这表示他还没有通过“一场五站”进入西安,只是可能有返程的意图,因此不需要持续追踪;再比如通过后台显示,发现某小区的核送人员信息被分属于未央区和经开区的社区工作者重复登记录入,显示了该小区属于双方共管区域,因此便可以进行上报,重新修正辖区划分……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因为数据不会说谎,故只要通过数据,防扩散工作的各项问题都会跃然于纸上,“我们通过发现和反馈问题,对系统进行不断地改进,为切实发挥好系统作用,真正管控住‘一场五站’流入人员,坚决防止疫情输入扩散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