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由/文 刘宁/图
采菇、修剪、脱膜、翻袋……近日,在耀州区庙湾镇蔡河村的香菇基地的恒温大棚里,一根根食用菌培育菌棒被整齐地放在架子上,村民们忙得不亦乐乎。得益于香菇种植,这里的村民不但脱了贫,而且日子越过越红火,小小的香菇为辛勤劳动的村民们撑起了一把把致富伞。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事实证明,送钱、送物可以解决燃眉之急,发展产业则是实现从“输血”到“造血”转变,保证脱贫效果可持续性的重要途径,持之以恒,就可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庙湾镇香菇小镇项目是耀州区具有代表性的苏陕协作重点扶贫项目之一,在东台市的帮助下,庙湾镇香菇小镇采用“龙头企业+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贫困户+农户”模式,提供灵活的就业岗位,贫困户既可租种大棚,也可选择在香菇基地务工。
产业兴,百姓富。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开展脱贫攻坚以来,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市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模式,把培育产业作为根本出路,使特色产业遍地开花。如今这里的“小香菇”种得风生水起,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硬核”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