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 ——铜川选派126名能“打硬仗”的干部驻村督战脱贫攻坚

2021-01-21 08:17  铜川日报

本报记者 张欢欢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020年3月,我市在102个帮扶部门、单位中选派40名县级、86名科级领导干部派驻到巩固脱贫成果任务较重的村、产业基础薄弱返贫风险较高的村、帮扶力量相对不强的村、整体工作相对滞后的村,开展为期一年的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把抓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些能力“过硬”的干部充分发挥“关键少数”作用,把方向、抓大事、定思路、解难题,加大政策、资金和项目的争取力度,指导帮助村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树立了一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示范点,辐射带动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选优派强 示范引领

“自从田主任引进了大田菜项目,我这72岁的老汉也谋了个营生,负责征地、招工,每月都能挣两三千元,招的人大多也是贫困户,和我工资差不多,这日子美着哩!”贫困户董小谋说的大田菜项目就是铜川市宜君县太安镇焦坪村新引资建设的大田蔬菜基地。田主任是驻焦坪村县级帮扶干部、铜川市人防办副主任田锋,这个320亩的大田蔬菜项目,就是他和村“四支队伍”一起帮村里引进的。

去年3月20日,田锋背着铺盖卷入驻焦坪村开展帮扶工作。他吃住在了村上,把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驻村后,他不召集开会,而是带个笔记本挨家挨户做调研,一个多月就把全村情况摸个遍。田锋很快制定出了《焦坪村2020年工作计划》,定下了“转劣势为优势,变短板为‘跳板’,让焦坪青山变金山”的发展思路:创办村级经济实体,壮大发展村集体经济;利用焦坪的绿水青山好生态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把村子打造为全市知名的种养殖专业村;利用村子居于玉华宫和金锁石林之间的优势,打造焦坪村旅游景点“养心黑牛窝”,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4月份,在田锋的积极争取和村“四支队伍”的多方筹谋下,320亩大田蔬菜基地项目和投资5500万元的生态养猪项目落地焦坪村。

田锋正是铜川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县级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之一。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目前,铜川市174个贫困村全部退出。为巩固脱贫成果,进一步充实和加强脱贫攻坚重点村帮扶工作力量,铜川市专门印发《通知》,选派了政策理论水平较高、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熟悉热爱农村工作、敢于担当、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领导干部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帮扶工作。这些能“打硬仗”的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下功夫、出实招,为的就是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精准把脉 加力解难

来耀州区石柱镇上安村前,王宾宾满脑子都是“扶贫产业”。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作为全市40名县级帮扶干部之一,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宾宾被选派到脱贫攻坚重点村上安村,这也是铜川市农业农村局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的帮扶村。

一到村上,王宾宾就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倾听村民发展产业意愿,察看村集体经济简易大棚菜基地……原来就知晓村上情况,再加上这次深入调研,他把上安村情况摸了个透。

上安村离城12公里,在城里务工人多,大部分农田种的小麦,少部分种的苹果、中药材等,没有形成主导产业。村里产业基础薄弱,村集体经济薄弱,属于返贫风险较高的村。村民主要靠外出或在村大棚务工、村里的公益性岗位收入,再加上光伏发电、简易大棚租金两项村集体经济分红,实现了脱贫。

“立足长远,村里要因地制宜有自己的特色产业,村集体经济要不断壮大,才能辐射带动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同时防止新增贫困人口。”王宾宾心里想着。

“做大做强大棚菜产业,推进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花椒小型产业,助力村民办的小企业发展,为村里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上安村产业发展思路,在村“四支队伍”和王宾宾的深入调研谋划下,很快确定了!

围绕这一思路,他们迅速开展工作。王宾宾跑到市上、省上,协助村里争取回了200万元的日光温室大棚项目,该项目是2019年报上去的。他还积极协调争取了相关资金,用于大棚配套的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

“新大棚都种啥?咋种?”

听说村里要建日光温室大棚了,一些村民,包括贫困户,跑到村委会打听。

趁势而上,科学规划、技术培训要跟上。

王宾宾发挥自身优势,请市农业农村局专家、市蔬菜站专家到村上,围绕品种选定、病虫害防治等内容,给村民现场培训,将收益高的羊肚菌确定为上安村的主打品种。

像王宾宾一样,选派的干部围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积极反映村上发展难题,为所驻村争取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协调各方资源力量向基层一线倾斜。他们结合贫困村发展实际,组织研究制定长远发展规划,紧盯特色产业发展、带动灵活就业,盘活村上资产资金,着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创新社会基层治理,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目前,全市共协调各类帮扶资金2000余万元,培育壮大蔬菜、中药材、电商等多种产业,带动就业3520余人。

扎根基层 奉献沃土

“王书记,又回来看贫困户了。”一进村,印台区阿庄镇西沟岭村支部书记杨晓武拉住王栋的手,热情地招呼着眼前这个老熟人。王栋是印台区民政局副局长,也是印台区新选派到西沟岭村的科级帮扶干部,对于西沟岭村,王栋再熟悉不过。从2016年开始,他连续三年在这里担任“第一书记”,跑遍了村子的沟沟峁峁,全村的发展情况、每户的基本情况他早已熟记于心。但此次带着新身份科级帮扶干部下去,负责充实和加强脱贫攻坚重点村帮扶力量,他丝毫不敢松懈、马虎。

走进山沟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走出山沟。一年来,126名被选派到脱贫一线的领导干部牢记职责使命,在脱贫攻坚一线不懈奋斗、无私奉献,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

“我们下去,就是按照市委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总体部署,在区委、镇党委领导下,督促、督导和督战所驻村脱贫攻坚工作。”“80”后的王栋将自己的工作职责记得一清二楚,心里也有了完整的工作想法。

铮铮誓言,见证无悔初心。选派干部坚持以身作则、苦干实干,紧盯贫困人口中老年人、患病者、残疾人等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加强分析研判,实行重点监测,量身定做帮扶措施,避免其因病因灾致贫返贫。坚持扶志、扶智并举,物质扶持和精神帮扶两手抓,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通过勤劳致富的强大内生动力。围绕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帮助村党组织建班子、带队伍,强化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小微权力清单”等制度,加强“四支队伍”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有效发挥了村党组织和党员“两个作用”。同时,积极培育文明新风,美化农村人居环境,传递社会正能量,努力推动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迈进。目前,全市选派干部共协调解决发展、民生、稳定和党建等方面问题530余个,所驻村面貌焕然一新,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他们在铜川大地上留下了砥砺奋进的身影,为全市以更高标准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铜川人的脱贫攻坚战没有鸣金收兵,还将不断奋力前行,谱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篇章。

全站热点
鄠邑区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开幕

2021-01-20 18:07阅读

耀州区: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2021-01-20 08:12阅读

市委召开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2021-01-18 19:03阅读

长安区法院为劳动者讨薪“撑腰”守护每一分血汗钱

2021-01-15 16:31阅读

王浩到新城区督导检查幸福林带项目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工作

2021-01-13 18:21阅读

区市场监管局迅速学习贯彻区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

2021-01-11 18:32阅读

互联网存款产品陆续下架 互联网金融要创新更要安全

2021-01-08 20:0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