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动能持续壮大 经济基础更加稳固 城乡面貌明显改善
三原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刚刚过去的2020年,三原坚持招大引强不放松,投资1000亿元的恒大文化旅游康养城和投资25亿元的万达商业广场项目落地建设,全县人民期盼已久的三原新区迈入了加快发展的快车道。投资5.2亿元的6座城市主题公园全部建成开放,切实让群众享受到了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坚持以保促稳,稳住了经济的基本盘。三原始终把稳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有针对性出台复工复产多项措施对冲疫情冲击,全力推动一二三次产业齐头并进。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65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78亿元,增速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2亿元,增速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0.6亿元,稳居全市第一方阵;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7793元、13505元,增速4%、5%。
坚持项目为王,新动能持续发展壮大。一年来,三原投资总量始终稳居全市前列,59个县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2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05%,伊利乳业、延长石油、航瑞包装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建成投产。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全年共引进合同项目37个,合同引进资金1097.8亿元,完成到位资金56.44亿元,为年度任务的104.5%。抢抓百企进咸投资兴业机遇,一次性签约25个重大项目总投资341亿元,被评为全市最具投资兴业吸引力的县,4个项目获得最具高质量发展方向奖。项目储备争取成效显著,全年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3686万元,争取政府专项债资金2.97亿元,381个新储备项目列入国家重大项目库,项目策划包装数量和投资总量均居全市第一。
坚持产业支撑,经济基础更加稳固。一年来,三原顶格落实减税降费、援企稳岗、融资服务等支持工业稳增长政策,列支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扩能技改,全年培育规上企业10户,减免税费2.64亿元,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全面清零。大力推动苹果、奶山羊、设施蔬菜三大特色主导产业,形成了3+X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格局,全年粮食产量19.9万吨,实现十七连丰。全面落实市上促进市场消费20条措施,地摊经济、限额以下商贸业蓬勃发展,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3331户,新培育限上商贸企业12户,全县消费活力不断显现。
坚持统筹发展,城乡面貌明显改善。三原以建设三个示范县为契机,对标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示范县4大方面17项要求,累计策划包装入库项目217个,总投资260.67亿元。清河公园、右任书法广场、清河北岸人文景观广场建成开放;池阳街、盐店街、电影院圆盘、政府街等6条城市道路提升工程全面完成,县医院、中铁一局2个棚改项目进展顺利,成功创建了国家卫生县城、省级生态园林县城、省级森林城市。投资1500万元的清河沿岸6个乡镇的垃圾市场化处理和投资800万元的9条县乡主干道绿化美化全面完成,陵前长坳、安乐蔡王被评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陵前镇、渠岸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镇。
坚持对标补短,三大攻坚战有力推进。三原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如期完成全县53个贫困村、5886户17870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坚持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工煤车尘燃等主要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空气优良天数较去年同期增加40天。清河综合整治纵深推进,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通水运行,清河水质稳定在V类标准。积极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及扶贫小额信贷逾期风险,不良贷款率进一步下降。
坚持民生至上,群众福祉持续增进。投资25.46亿元的85项216个民生项目全面完成。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378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08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542万元。干部职工住房公积金单位缴存比例从5%增加到12%;投资1.3亿元实施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县医院门诊楼和中医院住院楼开工建设,县卫生应急储备中心、县医院和县疾控中心2个核酸检测实验室建成使用。高规格举办了我要上全运系列活动,体育场改造和4个社会足球场全面建成,群众福祉持续增进。(尚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