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黄承甲)今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会议和平安陕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任务目标,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交通,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交通运输环境。
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推进。成立市局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铜川市交通运输局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等文件20余个,对重点时段、区域、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明确工作目标、整治任务、责任分工和工作措施。全年召开安全生产会20余次,及时研究解决平安交通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夯实责任提升监管水平。制定印发《铜川市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等文件,厘清安全生产职能,压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将平安交通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严格目标任务考核奖惩。实行安全生产承诺制,督促交通运输企业落实全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道路客运、危货运输企业和交通建设项目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34家企业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审。
狠抓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对市局常设的道路运输、公路运营、交通建设等3个安全检查组,加强行业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道路运输方面:检查客运站场、危险品运输企业等623家次,查处安全隐患92处。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客运驾驶人岗前培训、安全告诫等规定。公路运营方面:对辖养的普通公路及桥隧进行全面排查,查处安全隐患124处。按照公路隐患“双清零”要求,投资1.3亿元完成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584公里,投资600万元整治农村公路危桥4座124延米,抢通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水毁路段17处,农村公路水毁路段20处。对全市干线公路57座桥梁和农村公路84座桥梁安防设施进行排查评估完善。交通工程建设方面:以“防坍塌、防坠落、反三违”为重点,开展交通建设项目复工复产安全检查和质量安全抽查,查处质量安全隐患84处。开展“坚守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红线”专项行动和交通建设工程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三类人员”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均持证上岗。水路交通方面:严把船舶检验关、船员适任关,强化水上交通现场安全监管,组织开展了水上交通恶劣天气预警预防,责令企业完善了相关安全管理基础资料,配齐了救生设施。铁路沿线方面:印发《铁路沿线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组织辖区内铁路运营单位排查出普速铁路安全隐患84项,已完成整改81项,排查出企业专用线安全隐患182项,已完成整改177项,剩余8项安全隐患年内整改到位。
大力推进科技强安。建成2个汽车站人证核验系统,更新4个汽车站行包安检仪,5个汽车站售票信息与公安网实现实时共享。公路网管理与应急指挥平台接入“雪亮工程”,公交智能调度系统接入“铜城办”APP,方便实时查询。加强重点营运车辆监管,督促道路客运等落实车辆24小时卫星动态监控制度,每月对各运输企业车辆卫星定位监控情况进行通报,对全省排名后30位和全市排名后3位的企业暂停新增运力。责令道路危运企业加大对重点违规的驾驶员、押运员及未尽到安全管理责任的安全员、监控员的处罚力度,今年企业解聘违规驾驶员10人,安全管理人员1人,对违规驾驶员、监控员、安全员罚款18万余元,对违规次数较多的16辆车给予3—10日停运整顿处罚。全年约谈9家道路危运企业负责人12人次,对存在安全隐患的5家企业行政处罚1.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