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8岁的原凌云是安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控科科长,曾参与2009年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情处置。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她全程参与确诊、疑似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并远赴北京参与境外回国人员疫情防控处置,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早在2003年,原凌云就被抗击非典的医务人员所感动,高考报志愿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预防医学。5年之后,原凌云成为他们中的一员。2009年,甲型H1N1疫情出现,原凌云处置107个甲流病例及数以千计的密切接触者,赶赴疫情现场流调、采样、落实防控措施。2010年718洪灾,她和同事们第一时间冲上受灾地区,背着消毒机器、提着消杀药品,一遍遍消杀,汗水湿透衣襟。手足口病疫情、流感疫情、一犬伤多人事件12年的传控工作经验为原凌云处置疫情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0年1月17日,安康市疾控中心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小组,原凌云成为疫情处置组组长。1月22日凌晨,她接到单位领导电话安康出现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核酸阳性病例后,就火速赶往单位。没想到,这一去就在单位待了近一个月。
疫情一开始,疫情处置组有23人,来自单位不同的科室,平时承担的业务工作也都不同,虽然疫情前都受过一定专业培训,但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大家经验不足。针对工作实际,原凌云将小组人员细化,划分为疫情调查组、报告撰写组、信息数据汇总组、疫情分析研判组,明确专人具体负责。为了让每一个队员了解防控要求,她带头学习最新防控方案,一次次组织培训。疫情调查处置中,她与流调队员一次次完成确诊、疑似患者流行病学调查,追踪他们的行动轨迹,找到每一个密切接触者,实施医学观察,防止疫情扩散,并分析安康新冠肺炎疫情情况,为政府防控提供决策依据。
一天深夜,原凌云趴在办公桌稍作休息,被一阵电话铃声惊醒,听到新冠肺炎阳性的消息后,连忙叫醒值班的流调队员,迅速赶往现场开展工作。等从病区走出来,原凌云进行消毒,脱下防护服后又进行消毒,直至规范完成每一个流程。回到单位,已是黎明,她又投入到分析病例传播路径和密切接触者排查分析工作中。流行病调查工作就是和时间赛跑,努力跑争取不耽搁一分钟。
在抗击疫情的日子里,原凌云多日未回家,一天爱人来中心探班,带来了一封孩子写给她的信,上面用稚嫩的小字写着:妈妈你好多天都不回来,加班加点在办公室里,我向全部的医务人员致敬!那一刻她潸然泪下。
在两个月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安康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从0到1,最终定格在26安康成为湖北省周边确诊病例最少地市之一,这些数字背后凝聚着每一个流调队员的汗水和努力。
3月17日,原凌云收到陕西省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通知,被派遣到北京,加入境外回国人员转陕分流工作。3月18日到达北京后,她立即投入紧张境外输入人员防控中,开启24小时工作模式,每日完成境外回国人员信息录入、审核、汇总和上报,确保境外回国人员闭环管理4月1日,原凌云圆满完成入境转陕工作,返回安康后,又立即继续投入工作中。
(资料由市委文明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