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点定位谋发展 开创镇域经济新局面
——访王益区桃园街道党委书记 周艳
本报记者 姜兴民
“近年来,桃园街道党委、办事处立足发展实际,紧盯老旧小区改造、创文保卫等工作机遇,以项目带动产业发展为思路,着力在抓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下功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解放思想、跨越发展,助推镇域经济快速增长。”王益区桃园街道党委书记周艳介绍说。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桃园街道办围绕老旧小区改造、废旧矿山地质灾害点治理、城乡废旧建筑拆除、城市文明形象提升和环境卫生巩固等工作,投入1000万元用于桃园片区11栋老旧小区楼房改造工作,投入400余万元用于宜古居委和新兴沟2处地质灾害点治理项目,投资300万元用于草公房、骊山直观废旧窑洞、立交桥小区等废旧建筑拆除整治工程项目,投资400余万元用于辖区城市支巷道路修补、照明、饰新、整修等工作,切实优化辖区群众的生活环境。
针对现有的建筑材料产业集群、交通运输物流产业集群、住宿餐饮服务产业集群等方面精准发力,今年以来桃园街道辖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户、实现营业收入3.82亿元,限额以上商业企业5户、实现营业收入1.37亿元,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5户、实现营业收入2.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共计完成2.9亿元;培育新增市场主体158户。另外,在发展产业的同时,积极壮大集体经济,利用辖区闲置土地,积极对接,力争明年建成一家社区工厂,实现“输血式”到“造血式”的转变,让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桃园街道办正是抓住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这个关键,圆满完成区政府下达的各项经济工作任务指标,给镇域经济交出了一份满意成绩单。
“今后,我们将坚持围绕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抓项目、围绕增加群众收入抓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大镇域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想方设法盘活存量企业,提升扩大存量项目,研究上马一批对镇域经济发展起到支撑作用、对促进群众收入增长有帮助的项目,因地制宜发展支柱产业、特色经济。”周艳说。
擦亮招牌 助推镇域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访印台区陈炉镇党委书记 路程
本报记者 张红
今年以来,印台区陈炉镇致力于打造企业发展的“黑土地”、产业兴旺的“聚宝盆”、旅游发展的“新样板”,在做大做强镇域经济中擦亮招牌,助推镇域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立足围绕文旅融合创特色,依托资源开发做文章的定位,实施生态立镇、旅游兴镇、工业强镇的发展战略。”陈炉镇党委书记路程说。
新形势下,陈炉镇如何突破传统产业限制,发挥自身优势,助推镇域经济发展,路程介绍说:“一是主动出击强化服务,开创招商引资新局面。”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挖掘各类资源优势。围绕资源优势抓招商,精心策划包装项目,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围绕特色产业抓招商,重点围绕陶瓷产业、重点项目的配套项目,加大产业招商力度。围绕重大项目抓招商,积极参与市场分工,使镇域经济在分工协作中发展壮大。积极实施走出去招商战略,搭建良好沟通的平台,提升陈炉品牌知名度。
“二是鼓足干劲持续用力,推进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按照“在谈项目抓签约,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在建项目抓投产”的要求,实行重点项目全程包靠制度,从管理服务、协调调度、开工投产等方面为项目提供全过程“一揽子”服务,助力20KW风力发电项目、双碑新型镇区项目落地稳住发展,为陈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形成有力支撑。
“三是立足传统创新发展,打造产业培育新模式。”立足传统产业发展,打造产业“1+x”项目创新发展模式,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稳固“一村一品”,实现增值增效。强化品牌建设,培育“上店花椒”“马科农鲜”“陈炉蒸馍”等特色品牌,推动镇域经济逐步走上品牌化的发展之路。充分发挥贫困户与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合作社)利益连接机制,持续带动更多群众发展致富,助推镇域经济转型升级。
“四是精准发力全面发展,拉动全域旅游新引擎。”围绕全市“发展全域旅游、建设全景铜川”的总部署,按照“文化引领、旅游带动、产业支撑,商贸繁荣”的思路,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合作发展,持续在放大古镇品牌效应上做文章,展现出更为饱满的陈炉特色,呈现出全镇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新气象。
展望未来,路程信心满满地说:“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外引+内培’,‘扩面+增量’,‘提质+突破’等方式,深挖发展潜力,营造以产业聚要素,以投入促发展,以创新促调整的良好氛围,抢抓机遇、砥砺奋进、担当落实、攻坚克难,激发镇域经济发展新动能,趟出一条促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新路子。”
调整产业结构 加快经济发展
——访宜君县棋盘镇党委书记 寇建军
本报记者 王焕焕
宜君县棋盘镇自然环境优越、农业基础雄厚,全镇耕地面积5.7万亩,主导产业为玉米、核桃,素有“核桃之乡”之称。近年来,全镇以农业发展为基础、市场需求为导向、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为突破口、农民增收为目的,加快农村、农业经济建设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棋盘镇黄埔寨村于2017年被评为“省级三变改革”示范村,2019年被确定为县级“乡村振兴实践基地”。
“全镇围绕发展有活力、产业有特色、四化相协调、支撑强有力的总目标,‘一河两线’的总思路,严把时间节点,高标准制定了我镇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利用我镇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农业基础,按照县委、县政府‘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努力争取产业项目、苏陕协作、群众自筹等资金,搭乘‘三变’改革之风,优化产业结构,引进了养殖、食用菌培育、中药材种植、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项目,有效调整了农业结构,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棋盘镇党委书记寇建军讲到。
据统计,2019年,建成种鸡养殖场1座、有机肥加工厂1座、玉米系列产品加工厂1座、服装加工厂1座、肉羊养殖场1座。培育食用菌23万袋、羊肚菌10棚,年产值预计可达160余万元,净利润40万元。全镇农业产值达8000余万元,全镇农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13489元。较之10年前不足0.2亿元的总产值,实现了质的飞跃。
“棋盘镇将全面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乡村振兴总方针,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畅通交通网络、优化营商环境、培养乡土人才、引进优良产业,努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宜农、宜商、宜居的新棋盘。”寇建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