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深化预算制度改革 全面实施绩效管理 ——铜川市财政局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工作综述

2020-11-30 08:10  铜川日报

近年来,铜川市财政局严格按照党的十九大“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总要求,统筹安排部署,从健全体制机制、完善绩效评价体系、优化管理结构、加强宣传培训等方面,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稳步推进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进程,财政管理水平显著提升,财政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得到加强,多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9年度在全省各市区财政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考核工作中获得优秀格次,受到陕西省财政厅的通报表彰。

健全体制机制 夯实改革基础

为加快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2017年市本级组建预算评审中心,编制14人,内设综合科、预算绩效评审科、项目评审科、统计评价科4个科室,参与制订预算绩效管理规章制度,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围绕中省财政改革部署,积极跟进出台一系列制度办法,形成宏观指导意见、具体实施办法等相互配合、相互支撑的制度体系。印发《中共铜川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按照打基础、全覆盖、成体系三个阶段,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为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制定《铜川市市级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绩效目标分类、编报主体和范围、编制内容和指标、程序及结果应用等内容;制定《铜川市本级部门预算绩效运行监控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绩效运行监控的范围、内容、方式和相关要求;制定《铜川市市级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设置考核指标和标准,从基础工作、目标管理、监控管理、评价管理、评价结果应用等六个方面进行考核。预算绩效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为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指明了方法路径。

完善评价体系 提升智库支持

为了建立规范科学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提高预算绩效评价的统一性和权威性,着力打造规范、公平的绩效评价“标尺”。在财政部《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重新修订《市级项目支出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分运营类和建设类制定市级项目支出预算绩效评价指标,重新分配分值,分三级细化指标体系,包括12个二级指标和37个三级指标,从项目立项到资金落实、从项目管理到财务管理、从项目产出到项目效益,全部设定相应的分值,确定评价等级;制定《铜川市市级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设置部门整体支出评价指标并设定相应分值。为构建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2019年市本级在全省率先建成《铜川市政法系统个性绩效指标体系》,2020年,在此基础上继续全面优化建成《公共安全预算绩效指标库》,为政法系统预算绩效管理提供了指导依据。与此同时,结合污染防治、自然生态保护、能源节约利用等方面,又建立了《节能环保预算绩效指标库》,进一步加强节能环保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明了方向。

完善智库建设,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一方面,市本级优选绩效评审业务质量好、水平高的第三方中介机构合作,委托开展预算绩效目标审核、绩效运行监控和绩效评价等相关业务;另一方面,本市级在全市会计领军人才库、市级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库中征集专家,成立绩效评审委员会,参与绩效评估、绩效目标审核、绩效运行监控、财政重点绩效评价等工作中,对市本级重大政策绩效评估报告、财政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报告和各类专项绩效评价报告结果提出专业性审核意见。最后委托库外中介机构,对承担绩效评价工作的第三方中介机构出具的评价结果和评价报告进行“绩效再评价”,进一步提高绩效评价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优化管理结构 构建全过程链条

市本级按照“谁申请资金、谁编制目标”的原则,将绩效目标与预算编制紧密结合,将申报绩效目标作为申报预算的前置条件,两项工作“同步安排、同步申报、同步审核、同步批复、同步公开”,绩效目标管理深深嵌入到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各个环节。2017年审核批复市级重点项目支出,由部门开始编报绩效目标;2018年进一步扩大绩效目标编报范围,市级部门预算100万元以上的212个支出项目和15个部门整体支出编报了绩效目标;2019年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所有项目支出和30个部门整体支出全部编报了绩效目标,市本级实现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全覆盖。2020年,部门整体支出试点范围扩大到50家。

突出工作重点,优化管理过程。按照《铜川市本级部门预算绩效运行监控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市本级将年初申报绩效目标的项目和部门整体支出全部纳入绩效运行监控范围,每年8月份,部门报送本部门1—7月份绩效运行监控报表,市本级在部门日常监控的基础上,选择重点项目实施财政重点监控,形成财政重点监控结果,及时反馈部门,监控结果作为项目下一年度预算安排的参考依据。逐步实现绩效运行监控同预算执行管理的有机结合。

落实评价主体责任,全面实施绩效评价。按照“谁申报项目、谁开展评价”的原则,市本级自2017年起,由部门负责对年初编制绩效目标的项目和部门整体支出开展绩效自评,以绩效目标实现为“标尺”,衡量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分析目标未完成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砸实绩效评价主体责任。在部门自评的基础上,选择涉及民生或社会关注度高的项目,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采取现场核查、走访和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项目建设管理、资金拨付使用、项目绩效目标完成和资金使用效益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2017年市本级对62个项目支出和9个部门整体支出实施财政重点绩效评价;2018年,市本级对全市政法系统31家单位中省政法转移支付资金开展绩效评价,对10个项目实施财政重点绩效评价;2019年,对2018年度扶贫项目(耀州区农业产业保险项目)实施绩效评价,选取纳入市级2018年度绩效目标申报范围的20个项目和5个部门整体支出实施了财政重点绩效评价。2020年选取纳入市级2019年度绩效目标申报范围的12个项目和5个部门整体支出实施了财政重点绩效评价。

建立评价结果通报机制,提高评价结果透明度。为增强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意识,市本级建立绩效评价结果通报机制,印发《项目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结果通报》,对绩效评价结果按综合得分排名,对排名靠前的单位予以通报表彰,并将通报结果抄送市人大、市委、市政府和省财政厅,对绩效评价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回头望”,积极落实整改。为了加大绩效评价结果公开力度,自2019年以来,市本级每年将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报告随同年度财政决算提交市人大审查,同时,市本级部门绩效自评结果与部门决算也一并在市政府网站和部门网站进行公开,进一步搭建了社会公众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的途径和平台,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提高了预算绩效信息透明度。

提升宣传影响 加强业务培训

为提高绩效管理工作质量,增强绩效管理影响力,在各类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行大力宣传,加大信息报送力度,2017年—2020年市本级共推送相关宣传信息32篇,其中国家级刊物发表7篇,省级采纳10篇,市级采纳14篇,参加省级经验交流2次。为了提升市级部门绩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一是邀请国内绩效权威专家对预算部门、中介机构等相关人员开展专项培训,使其有理念、知内容、懂方法。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交流,组织市级部门和区县绩效管理人员系统学习中省市绩效管理方面的政策文件,提高业务人员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三是开展“微培训”。通过网络听取专家教授对绩效管理和疫情防控资金绩效评价的权威解读,切实提高我市预算绩效评审工作的整体业务水平。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稳步提升成效显著

自2017年以来,市本级积极探索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逐步实现从个别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到对一类财政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扩展;实现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到对部门整体支出、政策、中省转移支付等领域绩效评价的探索;实现从单一绩效评价到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转变。2017-2020年,市本级积极开展绩效目标申报工作,审核绩效目标2251项,涉及金额589914万元,实现一般公共预算项目绩效目标全覆盖。对所有年初申报绩效目标的项目和部门整体支出开展绩效自评,自评项目2251项。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在市本级层面取得了实质进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初见成效。

实现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市本级绩效管理框架目前已初步建立,形成了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将预算绩效管理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各个环节,从单纯的事后绩效评价转变为与开展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和评价结果运用相结合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模式。

实现全方位绩效评价。近年来,市本级积极探索开展全方位绩效评价,逐步实现从“项目支出”向“综合支出”问效的转变。开展项目支出绩效评价、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和政策绩效评价。借助第三方中介机构、专家评审委员会、库外第三方机构提供专业化智力支持,形成多维度综合评价体系。市本级积极探索创新、大胆尝试,2019年选取市直政法系统作为试点,建成《公共安全预算绩效指标库》,涵盖铜川市政法系统8个部门,52个职能职责、139个工作活动,2594个绩效指标;2020年建成《节能环保预算绩效指标库》,涵盖25个资金用途,1564条绩效指标。

实现预算绩效管理与财政投资评审有机结合。2020年市本级在已完成预算评审的项目中,结合项目评审结果选取铜川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铜川朝阳实验小学二期建设等8个项目审核项目绩效目标,选取阳光广场带状提升工程等3个项目实施绩效运行监控。根据项目决算评审结果选取照金全民健身馆等3个项目实施项目绩效评价,实现预算评审业务由点及面的扩展和延伸。

推动改革再出发 奋力谱写新篇章

改革激发活力,创新引领未来。铜川市各级财政部门将按照中省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精神,持续改进预算绩效管理方式方法,做“优”绩效目标,做“实”绩效监控,做“真”绩效自评,做“深”绩效评价。统筹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把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实现绩效管理和预算管理一体化,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为今后全市高质量发展提高坚实的经济保障。

全站热点
白水县杜康酒文化AAA级景区创建成功

2020-11-28 13:08阅读

搭起社区敬老志愿服务连心桥

2020-11-27 09:23阅读

敲门行动暖人心 ——电子城街道开展“冬日敲门活动”关爱辖区老人

2020-11-25 18:55阅读

安康:深入开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活动

2020-11-23 18:07阅读

前10月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好于去年同期

2020-11-20 09:24阅读

书画公园“种文化”,提升百姓“微幸福”

2020-11-18 09:13阅读

秦都:整合资源聚合力 网格服务零距离

2020-11-16 10:0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