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鲜花因汗水而绽放 事业因奋斗而勃兴

2020-11-26 15:08  延安市融媒体中心

鲜花因汗水而绽放 事业因奋斗而勃兴

记延安市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dddf7fd0a89dc6a79399f9e90acb251c_img_154_906_299_177

●张延刚、刘双奎、邓晓煜(从左往右)合影留念

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会上表彰了一批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其中,延安市刘双奎、邓晓煜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张延刚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刘双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今年57岁的刘双奎是黄陵县阿党镇唐呼村人,现任黄陵县阿党镇苹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兼党支部书记、黄陵县电子商务协会会长、延安市果品营销协会副会长。身兼数职的他,却不离老本行苹果。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刘双奎紧跟时代步伐,在致力农业发展的同时,总是站在时代发展的最前沿。他推广先进技术、创办果业合作社、建立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带领群众发展苹果产业,富裕了一方,带动了一乡。

90年代中期,刘双奎走出家门,外出考察,了解市场,撰写了《如何实现苹果产供销一体化的建议和意见》,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县镇两级的帮助下,阿党镇苹果销售公司挂牌成立,特聘刘双奎为经理,他自此走上了果品销售的新路子。

为了让果农增产增效,刘双奎率先在自己的果园做示范引领,将果袋赊销给果农,手把手教果农套袋技术,当年套袋果农的苹果比一般苹果每斤增收0.5~0.6元,刘双奎被当地称为推广苹果套袋技术第一人。

有着大农业思想的他深深体会到,苹果产业粗放式、低水平、单家独户的经营模式不能适应市场,于是他创建了全市第一家苹果专业合作社,在技术培训、农资统购、病害统防、果品统销等方面聚集了造血功能,发挥了联动效应。

2004年,黄陵县推广果园四大技术应用,刘双奎主动请缨,率先在自家果园实践,推广四大技术,果园产量和苹果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刘双奎成为全县果树四大技术应用第一家。

刘双奎借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项目的东风,多方筹措资金成立黄陵县首家苹果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后在淘宝、阿里巴巴、百度、微分销等平台开通营销网店,推广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当年网上销售额就达200万元。

多年来,刘双奎以积极进取、严谨细致的态度致力于科技知识普及工作,为我市苹果销售作出巨大贡献,先后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农村党员科技致富带头人苹果营销先进个人延安市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五一劳动奖章等。

邓晓煜:守护一方的光明使者

80后的邓晓煜是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延安分公司高级工程师、黄龙分公司经理。作为共产党员,他发扬模范带头作用,在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作为公司技术专家,他尽职尽责,开拓创新,为黄龙电力事业发展献计献策。

邓晓煜年龄不大,工作经验却十分丰富。多年来,他真干实干,开拓创新,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身心投入黄龙电网建设与发展,为全县电网建设快速发展作出卓越贡献,成为名副其实的光明使者。

在4座35千伏变电站未移交延安分公司管辖前,邓晓煜紧盯神渭输煤管线双电源接入,协调解决35千伏崾崄变电站和35千伏瓦子街变电站双电源问题,参与完成其中3座变电站的双电源、双主变施工改造,有力保障了黄龙主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在邓晓煜的影响和带动下,黄龙主配电网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安全可靠供电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为支持黄龙生态旅游、全县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供电基础。

面对电力线路入地工程、林区电力线路防火等新课题,邓晓煜知难而进,勤于钻研,在他的引领下,城网入地一期及二期工程竣工投运,全县林区电力线路绝缘化可达96.26%。

近年来,邓晓煜多次获得青年岗位能手优秀青年志愿者优秀共青团干部青年突击手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六好党员十大杰出青年陕西省劳模。

张延刚:执着为民改写贫困历史

51岁的张延刚是宜川县云岩镇副镇长、辛户村党支部书记。当年,20岁的张延刚闯劲十足,带着改变贫穷现状的梦想,坚定目标并付诸行动,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也改变了辛户村的历史。

30年前,辛户村大车上不了塬,小车进不了村,家家户户用的是煤油灯,世世代代住的是土窑洞。面对贫困,张延刚果断提出种植苹果的想法,他率先承包了村里50亩机动地,连同自家责任田一次性栽了60亩苹果。

1992年,辛户村率先成为云岩镇苹果示范村,建园质量全县第一。1996年,呵护了7年的果树挂果销售,每亩苹果纯收入达到2200元,比种粮效益高了10倍。随即,张延刚立即为全村定了一个目标,每年至少新建果园300亩,让苹果真正成为群众的摇钱树。

如今的辛户村,人均果业收入超过3万元,先后被陕西省农业厅认证为省级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并获得延安市苹果第一村的美誉。

张延刚远赴北京、上海、香港等地考察市场,引导果农推广果树间伐和果畜沼草网五位一体生态管理模式,使果品品质、果业效益大幅提升,产值翻了一番,果园预期寿命由普遍的25年左右提高到50年以上。辛户村苹果的品质持续提升,成了杨凌农高会上的明星产品,陆续进入广州、上海等一线城市及东南亚国家高端市场,为果农带来了滚滚财源。

张延刚创新推行了支部+集体经济,建起4.0智能选果线和3000吨气调库,推行贫困户果品免费选、免费存,帮销售、帮管理、帮就业的两免三帮模式,壮大集体经济。

为实现小康路上不让一人掉队的目标,张延刚提出支部+养老扶贫思路,利用村上闲置的旧队部建起了全市第一个村级幸福院,使8户贫困群众一次性告别土窑洞,辛户幸福院模式在全市得到全面推广。

张延刚坚定的理想信念、顽强的意志品质、强烈的使命担当、执着的为民情怀、低调务实不张扬的工作作风,换来了辛户村的巨大变化,而他本人也先后被评为延安市劳动模范、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先进个人。(记者 李星棋)

全站热点
城关街道:把准惠民主脉络 做实旧改民心事

2020-11-26 09:09阅读

市公安局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2020-11-25 08:10阅读

雁塔区统计局三要求做好人查短表登记工作

2020-11-23 17:55阅读

经开区:对照统计节点 扎实推进“七人普”工作

2020-11-20 09:04阅读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对碑林区食品安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2020-11-18 08:56阅读

乾县:做好人才工作领跑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2020-11-16 10:01阅读

新闻名家徐江善走进融媒大讲堂

2020-11-13 13:1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