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符先胜)镇巴县永乐镇聚焦“强党建、抓示范、促脱贫”,推动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该镇以强化党委班子自身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班子成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责任担当意识,坚持一手抓党建、一手抓脱贫攻坚,以农业发展、产业振兴、乡村旅游、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等为重点,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镇8个党支部成立了“党员脱贫攻坚先锋队”“党员先锋岗”,广大党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彰显。核桃树村党支部书记王林抢抓脱贫攻坚的政策机遇,投资50余万元成立了镇巴县“金草地”农牧专业合作社,养牛200多头。根据贫困户意愿,为本村23户贫困户每户发放2头牛进行分散喂养,建立了利益连接机制,并带动了周边贫困户55户,三年来累计出售肉牛160余头,年收入在40万元以上。
在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全镇涌现了养殖大户60余户。“今年我种了6亩大蒜,收入了2万余元,政府还给我们发了1000元小种小养产业奖补资金,现在这些政策对我们老百姓太关心了,激发了我们发展产业的信心。”红花村老党员李逢明高兴地说。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以脱贫攻坚工作为锲机,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狠抓道路交通、人畜饮水和人居环境改善等基础设施建设。自2016年以来,先后投资上亿元修通了6个行政村28个村民小组的水泥路,并对简永路(简池至永乐集镇)12公里公路实施了三级路改造,投入3000多万元在永乐集镇杨家塘修建安置房234套。对全镇边远吊庄户和特困户进行了集中安置,并完善了相关配套设施。为彻底解决永乐祖祖辈辈饮水困难的问题,先后争取国家投资2000多万元,使该镇6个村1700多户群众吃上干净清澈的自来水。争取电力部门支持完成了6个村的农电网改造,实现了农村与城镇同网同价。先后投资400多万元修建二郎坝至碗厂坝护田河堤1100米,确保了当地群众的粮田安全,及大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做实产业项目才能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该镇以建设“红色云上永乐,有机食品之乡”为目标,明确产业发展思路,因地制宜,重点抓了“核桃、蚕桑、中药材、畜牧业及劳务输出”为主的主导产业,形成了高山核桃、板栗、中药材,半山蚕桑、茶叶、林果园,矮山牛羊、家禽、猪满圈的产业发展格局。
镇党委、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企业,在光辉、白阳两村流转土地1000亩建起了蚕桑产业园,带动了周边贫困户120户在产业园务工挣钱,多方拓宽了群众增收的渠道。“我去年在光辉村大垭口小组流转土地250亩种植大黄,吸纳了53户贫困户在产业园务工,通过精心管护,大黄长势良好,预计明年收入在100万元以上。”该镇永辉农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冯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