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陈月月
过去我们茶业销售都是粗放经营,对地理标志知识产权这些,觉得跟生产经营关系不大。但这几年,通过使用紫阳富硒茶地理标志,明显感觉到我们的茶叶在外面卖得价钱越来越好,和我们合作的茶农收入也提高了。今天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对地理标志的讲解,使我更加认识到地理标志运用的重要性,今后我们会在保证茶叶质量基础上,继续使用好这个地理标志。紫阳县益品源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唐丽在参加完紫阳市场监管局组织的地理标志保护运用培训会后,激动地说。
为持续推进地理标志促进运用工程项目,紫阳县市场监管局近日举办专用标志换标暨管理运用培训会,全县60家茶叶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参加培训。培训重点对专用标志申请使用、促进应用、监督管理等作了讲解;指导企业掌握国家地理标志保护数据系统、完成换标申报等工作;并就换标工作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进行解答。通过培训,各茶企负责人对地理标志有了更深刻认识,并表示有信心按照培训要求,把企业做大做强,更好回馈父老乡亲。
据悉,紫阳富硒茶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并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去年获批实施全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项目。目前,紫阳全县茶园面积达24万亩,年产茶叶8800余吨,综合产值近50亿元。拥有SC获证茶企80家、小作坊251家、涉茶产业农专社192家,核准使用紫阳富硒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企业31家、授权使用紫阳富硒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企业41家,地标品牌辐射全县17个镇,带动14000人实现稳定增收,地标产业真正成为脱贫攻坚的助推器、乡村振兴的发动机。
近年来,为调动生产者推广使用地理标志主动性,引导地理标志正确使用,紫阳县狠抓政策激励,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出台《紫阳县茶产业创新转型升级发展扶持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从金融信贷、扶贫创业、科技创新等领域保市场主体活力促就业;从企业贯标、地理标志、体系认证等方面加大奖补,今年仅县市场监管部门地理标志专项补助6家企业11万元。同时多部门联合,将紫阳富硒茶纳入陕西省消费扶贫产品认定目录,鼓励茶企、茶产业农专社申报消费扶贫产品认定。
该县还依托茶企+基地+农户模式,引导各市场主体加强茶园基地建设、改良茶叶加工设备、扩大生产加工规模。县市场监管局对接企业、市场需求,加强茶企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帮扶3家茶企制定5项茶产品标准。建立完善紫阳富硒特产质量追溯系统,将全县63家茶企纳入其中,同时在50家龙头茶企试点推行基地、车间可视化质量管理。县上专门成立了紫阳富硒品牌原产地保护办公室,多部门建立执法保护联动机制,切实维护地理标志专用权。
为推进富硒茶产业与电商、生态旅游、文化健康等产业有机融合,该县还组建主播团队,在抖音、快手、淘宝等直播平台带货,通过富硒茶带动紫阳相关特色农产品销售,创新性开发半亩茶园农旅融合项目,将碎片化茶园整理成片,促进了地标产业与乡村旅游观光、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
紫阳富硒茶只是紫阳县2件地理标志产品和3 件地理标志商标的一个缩影,其区域品牌价值已达62.22亿元。目前,紫阳金钱橘正在申请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这些地理标志产品已成为打造紫阳特色产业的重要支撑、展示紫阳形象的生态名片、推动消费升级的重要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