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九旬老兵忆抗美援朝战争 峥嵘岁月苦 难撼英雄志

2020-11-12 11:13  渭南日报

“飞机飞,炸弹撂,你看地下的高射炮。飞机飞得嗡嗡嗡,高射炮打得嗵嗵嗵!”提起70年前抗美援朝战争,93岁的老兵曹志文用一段顺口溜描述着当时的朝鲜战场。

10月29日,记者在渭南城区阳光小区见到曹志文老人,他正给家人讲述抗美援朝的往事,老人虽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身旁的桌子上摆放着老人的兵役证、立功证明书和一本陈旧的日记本。从立功证明书上看到,老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立过一次二等功和两次三等功。

1927年,曹志文出生在临渭区向阳街道毕家村。1951年7月,他在渭南入伍,两个月后随着部队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新义州,随后在战场上入党,直到6年后回国。

曹志文的部队是保障军需物资的供给,负责警卫军需物资装卸和仓库保卫。新义州由于在战争中遭受到猛烈的炸弹攻击,道路破败不堪,桥梁破坏极其严重,为了保证军需物资安全,他们一边砍伐树木,开出一条运输物资的道路,一边防止美军的轰炸修建仓库。由于任务繁重,很少能按时按点吃饭,饿了吃一口炒面,渴了喝两口河水,困了就睡在树林里。曹志文回忆道,朝鲜的冬天十分寒冷,有时可达零下三四十度。那年冬天,他们接到守桥任务,每天站岗6小时,当时物资极度匮乏,战友们穿着普通的棉衣,冻得浑身发抖,不少战友脚上全是水疱、冻疮,还是咬牙坚持。“朝鲜的雪下得特别大,有时齐腰深。行走不便,我们就爬行到桥头站岗,夜晚在雪地旁挖个雪洞睡觉,这一守就是一个多月,大家都靠着坚强的意志扛了下来。”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曹志文在朝鲜一待就是6年。

令曹志文毕生最难忘的事是1952年7月,一天夜里,美军突袭军需物资仓库,正在轮休的曹志文突然听到一声巨响,声音距离自己很近,他立即翻身下床,发现仓库失火,美军的轰炸机将炸弹扔到了运输食用油的汽车上,火势瞬间蔓延。他跑到仓库跟前,先把受伤的战友田多友背到附近安全的河道边安置好,又冲到火堆旁抢救军需物质,把物资一件一件扔出仓库。“扔着、扔着,飞机的轰炸又来了,我激动地喊道‘同志们,我们为保护祖国物资牺牲是光荣的!’来激励自己。’听到口号,连长带人也喊道‘我们要向曹志文同志学习!’在战友的共同努力下,很快物资被转移到安全地方。”

抢救完物资已经是第二天中午,清点人数发现两个班24名战士只有他和田多友活着。“牺牲的战友都被烧焦了,只找到十几具尸体,认不出来谁是谁,班长刘普河较胖,我只认出了他,给班长的坟前插了墓碑。其他不确定的只能将墓碑随机插在坟前。”说到这里,老人哽咽着说不下去,用手不停地擦着眼泪。低头抚摸着胸前的军功章,曹志文说:“那个年代,谁都会选择用生命保家卫国。”

回到居住的村子,房东阿妈妮(朝鲜语:老婆婆)看到满身血污的曹志文,担心地上下查看他是否受伤,他连忙感激地回答“阿普叟”(朝鲜语:没关系)。在这次轰炸中,他不怕牺牲,先救战友,又奋不顾身抢救物资的精神,荣获了二等功。部队安排他和其他英雄去各军作报告,用他们的先进事迹激励战友。由于他提出仓库改进方法减少了物资的损失以及不怕牺牲带病工作的先进事迹,又两次荣获三等功。

峥嵘岁月苦,难撼英雄志。如今,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已经很难想象当年战争的残酷,但在老人的讲述中我们仍然感受到了他那种不惧生死,危难面前挺身而出的决心和勇气。

采访结束时,曹志文告诉记者,他十分愿意将自己抗美援朝的故事讲述给后辈听,在这样一个好时代,更应该记住当年牺牲的战友们,没有他们,就没有幸福的今天。提到现在的生活,老人说,只希望后辈在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善良诚恳,踏实做事,永葆初心本色。

全站热点
耀州区政务服务“套餐化” 群众办事“一次成”

2020-11-12 08:22阅读

非遗激发铜川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新活力

2020-11-11 09:06阅读

洛南开展“金秋季”系列招商活动

2020-11-10 08:33阅读

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全市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情况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

2020-11-07 15:05阅读

碑林区政府召开2020西安国际马拉松赛碑林赛段保障工作专题会

2020-11-05 17:50阅读

药王山景区掀起秋季旅游新热潮

2020-11-04 09:09阅读

区统计局全员参加国家统计局视频会议,备战“七人普”正式入户登记

2020-11-02 11:3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