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精准“帮扶” 精心“答卷”——白水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精准扶贫工作掠影

2020-11-06 10:03  渭南日报

深秋季节,天气微寒。白水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简称白水信合)的工作人员行走在乡间小道,精准扶贫是他们的社会责任,精心帮扶是他们的工作职责,让有需求的每一户贫困户都能享受到金融扶贫政策是他们的目标。

这不,早上刚一上班,他们就分头行动,奔赴各自对接的贫困户家中,有的进行资料完善,有的进行生产指导,有的关心贫困户生活。浓浓的温情在这一刻满溢,幸福的笑语在这一瞬传出,场面温馨和谐。

帮出了“脱贫明星”

贺红杰是尧禾镇田家洼村人,镇上的“脱贫明星”。

说起脱贫的事,贺红杰说:“信合救了我一命。”

这话咋说?

贺红杰带着两个孩子生活,家里有两亩地,其中一亩半苹果园。孩子上学需要花钱,寻求发展又没有资金。2017年,勤劳能干的贺红杰把目光投向养殖绵羊,“想着两三万元就能建成,没想到一投资就是10万元,把能借的全借了。”

包村客户经理权文涛知道了这事后,主动入户与贺红杰对接。“早上了解情况,下午填资料,第三天3万元精准扶贫款就下来了,快得很。”贺红杰说。

有了资金,贺红杰买了30只绵羊进行自繁自养,从30只到60只再到100只,第三年的时候,卖了50只还清了贷款,又续贷了5万元。“半年卖一回,五六十只,从去年到今年,还清了外债,一身轻。”贺红杰计划着开豆腐厂,豆渣绵羊能吃,这样就形成一个小循环链。

帮出了“志愿服务”

胡冯怀是尧禾镇水苏村人,他家的门牌旁贴着“共产党员户”。

村支书冯刚说,因灾因病致贫的胡冯怀,啥时候共产党员的精神都不倒。他是村里的志愿服务队队长,谁家缺劳力,他就带着志愿服务队去帮忙,谁家缺技术,他就去讲课、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他还带动30多户贫困户脱贫。

胡冯怀的妻子常年有病,女儿开了个小卖部,刚开业没两天,店员煤气中毒身亡,赔了一大笔钱。家里10.7亩苹果园,没有钱投资,眼看着一年收成就要耽搁了。这时村支书、白水信合“双基联动”工作站联络员冯刚将信息及时传递,包村经理立即前来,上门服务,及时解决了胡冯怀的困难。

4万元精准扶贫款让胡冯怀有了底气,买肥料、套果袋,投资果园。胡冯怀说:“2017年冬,开始投资;2018年受灾,没收成;2019年遇小灾,收入5万元;今年收入11万元,把快到期的款一还。”

“我能脱贫、树立自信,爱心帮扶、带动大家,得归功咱信合。信合能帮咱,咱也能帮人,因为咱是共产党员。”胡冯怀笑着说。

帮出了“满意答卷”

满意不满意,群众说了算;答卷好不好,效果说了算。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白水信合以决战决胜之势精准帮扶,截至10月底,精准扶贫贷款3172笔12599.03万元,累计发放3642笔14394.09万元。

群众欢喜口碑好,措施有力成效佳是白水信合的生动写照。记者了解到,为了确保脱贫攻坚成效,白水信合采取县、镇、村三级联动,第一时间掌握贫困户信贷需求信息;不断加强宣传力度,扩大政策知晓率;强化金融管理、支持力度,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扎根农村,服务农民。自从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白水信合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沉下身子,一户一户地走,全面掌握贫困人口信息,一遍一遍地过,填写精准扶贫贷款需求入户服务卡,力求做到信息运行精准、资金投放精准,给群众帮了忙、解了困,得到了好评、赢来了赞誉。

他们以钉钉子精神,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干好一件件实事、做好一笔笔业务,他们将为人民服务落实到行动上。他们说,不落下一户贫困户,让贫困户脱贫走上小康路是他们的奋斗目标。

全站热点
李豫琦在柞水镇安暗访检查脱贫攻坚工作

2020-11-06 08:07阅读

王益区坚持“创文保卫”常态化

2020-11-05 09:24阅读

城区主管网施工接近尾声 11月10日具备对外供热条件

2020-11-03 20:03阅读

市生态环境局对周至县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工作进行核查验收

2020-11-02 10:38阅读

市总工会《民法典》学习讲座暨安全生产培训会召开

2020-10-30 18:11阅读

市公积金中心到茶叶企业开展帮扶工作

2020-10-29 12:16阅读

灞桥区坚持率先发展创新发展全面发展 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2020-10-28 09:3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