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邓永新
10月24日早晨,阳光洒在汉阴县双河口镇斑竹园村青泥河源头两岸,在水泥路边的小桥上游,一条瀑布激起白色浪花,流水潺潺,清脆悦耳。山上林木环绕,空气清新,让人心旷神怡。瀑布旁,人们正在核桃园里忙碌着。
以前这是荒山荒坡,现在我们已种植核桃1100亩,今年生产干核桃3万多斤,经济效益逐步显现出来了。
今年73岁在当地人心中有着极高威望而颇有传奇色彩的吴家贵,就在他的产业园区里,向笔者讲述了自己退休创业的动人故事。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人们开荒种地、薪炭使用等原因,村里植被破坏严重,再加上没有像样的产业,种地根本没办法养家糊口。上世纪90年代开始,村民大量外出务工,村里留下的大都是妇女儿童老人,没有足够的人力去耕种,不少土地撂荒。
自小在农村长大的吴家贵,看在眼里,很是可惜: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一定要把村里有效资源利用起来,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2008年,从供销社退休的吴家贵就想把这些土地流转起来发展生态产业。
按说辛苦了一辈子,儿女也成家立业了,退休了自己就该好好享受生活,可吴家贵却想要做点事情,实打实地改变村子现状。
当初种核桃的时候,身边的人都不支持我,但我还是要坚持发展核桃种植。回想起当初的决定,吴家贵记忆犹新。
自小在村子里长大的吴家贵知道,斑竹园村山上野生核桃树比较多,说明村里适合核桃生长。于是吴家贵就和斑竹园村两委商议,把群众撂荒的土地流转过来,大规模发展核桃种植。村两委多次研究讨论后,决定支持吴家贵发展核桃种植。
可是家里人却不支持。都认为吴家贵年纪大了,精力有限,还不如在家带带孙子。再说核桃种下去要投入很多钱,核桃管护技术要求也高,一切都是未知数。
不仅家人不支持,就连亲朋好友、单位同事对吴家贵发展核桃种植的决定也不看好:家里日子蛮好年纪也大了不要这么折腾,发展产业可是个无底洞,是要真金白银往里面砸的!
但吴家贵的倔脾气来了,他认准的事情就算刀山火海也要去闯一闯。他找到县林业局,得到大力支持,可为他免费提供优质核桃种苗,这更坚定了吴家贵发展核桃种植的决心。
2008年秋季开始,在县林业局和斑竹园村两委的指导支持下,吴家贵流转土地1100亩,种植了从外地引进的辽核、鲁光、香玲等核桃优良品种,正式开始了核桃产业的发展道路。
由于除草、施肥等田间管理作业得当,吴家贵的核桃园2012年就开始挂果,看到绿色的果实,吴家贵满心欢喜,想着秋收时节一定能有个好收成,能卖一个好价钱。可是眼看丰收在即,核桃却不知道什么原因落果了,由于还没有完全成熟,落下的果子没有商品价值,意味着辛勤付出就要落空。
起初吴家贵也找不出原因,他想着或许第二年就好多了。可是第二年、第三年依旧是要到成熟时,果实还是落了不少。看到果实落了,吴家贵的心在滴血,却束手无策。万般无奈之下,吴家贵到县林业局咨询技术专家,通过林业技术专家现场查看,原来是吴家贵没有做好秋冬季防虫工作,才导致核桃出现大量落果。
后来,县里的林业技术专家多次到吴家贵的核桃园指导开展病虫防治工作,还带吴家贵到核桃产业技术成熟的岚皋县、杨凌高新区等地多次观摩学习,现场感受规范化的核桃种植经验技术。再加上吴家贵自主探索栽培技术,核桃落果一年比一年少了。
落果问题解决了,可核桃头几年产生的经济效益有限,吴家贵的经济压力非常大。为扩大收入来源,吴家贵认真钻研种养殖技术,2012年开始,吴家贵每年都在核桃园种植魔芋,之后逐年增加面积,现在面积已达到500亩。2017年,由于土鸡行情好,吴家贵在核桃园养殖5000多只土鸡。考虑到蜜蜂可以为核桃授粉,吴家贵又养殖了200多箱蜜蜂。2018年,吴家贵还在核桃园开始种植中药材,进一步丰富产业类型。
吴家贵不是孤军作战,他得到了各级政府及部门的大力支持。一方面帮他协调项目硬化了产业路,又争取中国电信汉阴分公司修建了通讯基站,开通了宽带网络,还通过各种渠道帮助吴家贵销售核桃、土鸡、蜂蜜、魔芋等农产品。
这几年我们的年产值都在150万元以上,经济效益比以前好多了。产业发展步入正轨,吴家贵松了一口气。
产业发展起来了,吴家贵改变整个村子,环境变好,农民增收的初心也逐步实现。这几年,园区年用工量在4000个工时以上,年发放务工工资40多万元。根据土地生产力的差异,支付100元每亩或是200元每亩的土地流转金,1600亩土地年支出土地流转金22万元以上。
65岁的散养五保户文道喜是个闲不住的勤快人,常年在吴家贵的农场务工,从除草、施肥等田间管理作业,再到采果、烘干等生产流程,文道喜一有空就去干活,每年至少可以领取8000多元工资。2020年春耕以后,文道喜忙完家里的农活就去园区务工,目前已领取工资2万多元。
由于园区带贫增收效果较好,2017年成功申报为市级现代农业园区,今年还成功申报为市级龙头企业。目前,吴家贵正在申报标准化核桃园区,进一步提高科学经营管理水平。吴家贵本人也多次被市、县、镇、村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