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廖博洋
近年来,平利县八仙镇紧紧围绕五个三万建设目标,把发展产业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关键之策,按照以茶饮为主,特色种植、生态猪、中药材、核桃、魔芋等一主五副产业发展格局,坚持12345工作法,在加快产业发展、壮大产业规模、促进农民增收上持续发力,全镇农业产业呈现一主多元、竞相发展的强劲势头。
建立一套机制抓落实。实行党政主要领导抓点示范工作制度,建立班子成员包区域、驻村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地块三级责任落实机制,形成层层抓落实的产业发展工作合力。以村为单元,由联村领导牵头,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统筹协调、帮扶干部具体落实,全力开展政策宣传、务工组织、技术指导、产销对接等工作。通过两点发力扩大规模,该镇围绕建园区、育龙头、扩规模、促增效目标,最大限度整合资源要素,建设农业现代农业园区19个,其中市级及以上农业园区4个,规模加工厂3个,小型茶业加工厂55个,实现了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先后培育引进36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3个中药材产业建设示范村、3个示范点,建设3家千头猪场,农户散养生猪饲养量达3.1万头,畜牧产业不断壮大。借助中医药养生谷资源优势,促进产业链条延伸,成立平利县八仙云雾富硒茶产业化联合体,将过去单打独斗变为抱团发展产业发展新模式,促进了资源整合、规模扩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该镇在服务管理、完善基础配套、督查问效三方面上下功夫。定期邀请农技专家现场指导、答疑释惑,帮助经营主体和农户全面掌握种养植技术。实行村建户管模式,落实属地管理、划分责任片区,做到高标准建园、高效管园。充分利用苏陕扶贫协作等机遇,加大产业路、产业桥、加工厂房等配套基础设施项目申报力度,将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纳入镇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改善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成立督查工作专班,扎实开展产业建园专项督查,定期会同镇产业办、脱贫办,通过深入产业建设一线,现场查看产业发展情况,严肃查纠工作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为推动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此外,该镇狠抓点单培训、跟踪服务、产销对接、政策奖扶四方面。按照群众点单,镇村跟单上菜,建立培训需求清单,灵活培训形式,聚焦特色课程,累计开展培训300余场次,覆盖群众1万余人,让农户吃上了技术饭。因村因产派人,每村落实1名农技专干进行产业跟踪服务,开展服务指导70余次,保障产业发展见实见效。深化支部+合作社+经营主体+农户模式,以土地流转、出工采摘、代种代养、产品回购等拓宽农民增收途径,积极构建电商扶贫平台,通过农村淘宝站推动群众农副产业销售,促进消费扶贫,保障产品销路。全面落实贫困户产业发展奖扶,根据产业发展成效,最高不超过3000元一次性奖扶,激发农民发展产业积极性。对带动贫困户取得帮扶成效的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对接有关政策,给予项目和资金上的支持。截至目前,该镇通过强化资源配置、产业主导、三变助推、能人带动和兜底保障,目前全镇茶园总面积达2.8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7900亩,绞股蓝种植2000亩;核桃管护4万余亩,魔芋种植6000亩,玉米、土豆等富硒粮油种植面积2万亩,生态猪饲养量达3.1万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脱贫成效持续巩固。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2668户9206人实现产业全覆盖,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000余元,为决胜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