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艳素 通讯员 吴菁
近日,2020年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名单新鲜出炉,耀州区“草根”宣讲员袁英民位列其中。继“草根”宣讲团成员杜天祥荣获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之后,此项殊荣为耀州区“草根”宣讲团再添光彩。
耀州区这群老当益壮的“草根”宣讲员,深知国富兵强民安与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密不可分,他们重拾一颗好学的心,勤奋努力、积极创作,把手中的快板和铿锵的声音当作“武器”,长年奔赴在宣讲路上。
“一个也不能少”
为了实现精准式理论宣讲全覆盖,把“高大上”内化为“接地气”,耀州区相继推出以开展党和国家政策方针、普法知识等宣讲活动为主的“银发初心”宣讲团,以讲好红色故事、深扎信仰之根为主的“红”孩儿宣讲团等。老年群体作为享受政策福利时间跨度最大的受益者,专属他们的宣讲工作还是一片空白,亟待开发。恰好在耀州区有这样一群上了年纪的“快板达人”,他们对耀州历史文化、风俗民情、特色美食了如指掌,针对这些内容制作的快板一经表演,总能吸引很多中老年人驻足聆听。
耀州区委宣传部在充分调研、统筹谋划的基础上,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原则,在全区范围内“海选”出66名精英,充实到区委理论宣讲团队伍之中,理论宣讲的触角进一步延伸。因为成员们大部分来自基层的社区干部、退休老教师、专业技术人员,便形象地取名为“草根”宣讲团,以发挥他们“取之草根、反哺草根”的优势。
宣讲也要“实、活、鲜”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让我们农村大变样,城里人反倒来农村旅游,正是因为有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才有了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时常对老伙伴们讲,我们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去年九月,陕西省委宣传部主办的“礼赞新中国,奋斗新时代”全省群众理论宣讲展演舞台上,耀州区70岁的“草根”宣讲团成员丁淑芳第一个上台,满头白发、精神矍铄,丝毫不怯场。
宣讲员们分享的是亲身经历的农业农村发展变化、切身体验到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展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美好愿景等,真情实感讲述百姓身边的例子,往往能引发在场观众的强烈共鸣,让大主题、大道理变得接地气、入民心,不断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信心跟党走。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宣讲员们紧跟时代与潮流,网络上出现的流行语只要得宜,也会被吸收进来。他们面对的听众普通群众、下岗工人、退休老人居多,但退休老人接受能力相对较弱,有时间未必听得懂,听得懂未必爱听。针对这一情况,宣讲员们自制的快板、三句半大多使用通俗、幽默的语言,不断拉近与宣讲对象间的距离。
政策理论生根发芽
耀州区的大街小巷、公园广场等地,随处可见“草根”宣讲团成员活跃的身影,他们善于深入群众,绘声绘色进行宣讲,群众变得想听、爱听,也听得懂,政策理论的“亲和力”不断增强。
“古树的故事说不完,先说一九三三年,三三年八月十四日,日落西山红霞飞,这里来了红四团和义勇军……”来自耀州区照金镇的杜天祥也是耀州区“草根宣讲团”成员之一,他说:“游客问啥、对啥感兴趣,我就介绍啥。”现年57岁的何改荣,是耀州区小丘镇朱村村民,平时喜欢创作快板,被大家称为“快板大王”。袁英民是耀州区天宝路街道办崔兴村村民,穿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红马甲”,他手中的快板打得干脆利落,防疫抗疫、文明新风、创文倡议等段子脱口而出。2020年,袁英民被评为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耀州区“草根”宣讲团又收获一省级荣誉。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更好地传播照金精神,讲好耀州故事,是每一位“草根”宣讲员老年生活中熠熠生辉的“闪光点”,他们也因此成了耀州区的“网红”。虽生银发,初心未改,这些人努力扮演着“解读人”的角色,时常为基层群众送去“营养丰富”的宣讲“大餐”,力求把政策出发点讲清楚、政策红利讲到位、抽象条文讲具体,收获了大家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