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刘新生:传承红拳要有“新鲜血液”

2020-10-29 08:21  铜川日报

本报记者 李由

“抱拳、上脚……”10月24日,又逢周六,在新区图书馆外的广场上,一群穿着红色练功服的孩子们正在有板有眼地打着红拳,群拦式、却地龙、卸手抱头等招式信手拈来。领头的教练就是刘新生——这位从7岁就开始学红拳的老拳师,一直在致力于红拳传承与发展。

精神矍铄、神采奕奕是记者见到刘新生的第一印象。刘新生练习红拳多年,打起拳来动作铿锵有力、流畅自如,一招一式从不拖泥带水。谈起红拳与自己的“渊源”,刘新生如数家珍。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学无止境!”这是刘新生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红拳起源于周秦,扬名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是中国汉族武学重要一脉。红拳传域甚广,有豫红、陇红、川红、滇红、晋红、鲁红等,尤以关中最为广泛。2008年6月7日,红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很多孩子小时候,心中都会藏有一个武侠梦,手持长剑、飞檐走壁、除恶扬善,刘新生也不例外。1960年出生的刘新生在7岁时就受到哥哥的熏陶,开始接触红拳,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痴迷”红拳。他先后拜王益区号称“铁腿老汉”的闫世荣和号称“红拳宗师”的兴志孝的徒弟徐明生为师。

五十多年来刘新生刻苦钻研红拳知识,即使工作忙碌,他也抽空“耍”几把,刘新生经常出现在各种红拳大赛上,并捧回无数奖。除了练习功夫外,平日里刘新生还十分喜欢研究一些理论知识。在刘新生看来,“功夫”就是“时间”,是多年勤学苦练的所得,也是千载中国文化的积淀。刘新生的家里存放着大量有关红拳的书籍,被他翻阅得十分破旧。刘新生说:“祖传的东西不能丢,要把传统武术发扬光大但又不能泥古,且红拳套路繁多,永远挖掘不完,得不断从这些书籍中吸收营养。”

2010年退休后,本可安享晚年的刘新生从未停下红拳学习与传承的脚步,练习、教授红拳已成为他每天生活的主要内容。起初他一个人练习,慢慢地吸引了一大批红拳爱好者拜他为师,跟着他一起练。他的徒弟有学生、上班族,还有退休人员,他们中最小的不过四、五岁,最大的已经七十岁了。如今刘新生创办了“铜川市红拳习武堂”,不管是亲朋好友的孩子,还是慕名前来学习的孩子,只要品行端正,他都愿意教。市民代女士的儿子已经跟着刘新生练习红拳半年了。“孩子以前很懒惰,性格也比较内向。跟着刘老师练习红拳后,他变得勤快了,喜欢去练武术。如今他身体强壮了不少,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不少,还改掉不少坏习惯。”代女士说。

孩子们学习红拳一段时间后,刘新生得到家长的回馈最明显的是,这些孩子身体变强壮了,更有好多对周围的长辈更加恭敬,懂得在家为家人分担一些家务。一些曾经害羞的小孩子慢慢变得开朗自信起来。崔浩东跟着刘新生练习红拳已有6年了,他说:“师父教我超级有耐心,一招一式,细细讲解,不厌其烦。”刘新生说,练武要重视个体的差异,悟性足的,他就教得快一点;悟性差的,他就多教几遍。到今年,刘新生已经有四、五十名学徒,好多优秀的学员已经到各地参加多种武术比赛。在2019年8月第十四届全国红拳传承人展演交流大赛暨第五届青少年红拳比赛上,刘新生带领的学员取得了11金14银2铜的佳绩。

漫漫的红拳文化传承之路,已经成为刘新生的精神支柱和寄托。这些年,跟着刘新生学习红拳的孩子越来越多。看着他们通过习武锻炼了身体,变得更加优秀,刘新生发自内心的高兴。在刘新生看来,“武术传承,孩子才是最适合也是最具潜力的人群”。帮助孩子们强健体魄的同时,也让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子在刘新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全站热点
临潼区卫生健康局开展2020年第三季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专项督导

2020-10-28 19:21阅读

汉滨将在茨沟镇举行旅游推介活动

2020-10-28 10:02阅读

长安区网格化建设现场观摩及推进会在滦镇街道召开

2020-10-27 10:32阅读

山阳供电公司开展廉洁警示教育活动

2020-10-26 08:25阅读

砥砺奋进闯、争分夺秒干——六村堡街道召开冲刺四季度打好收官战动员会议

2020-10-23 20:41阅读

蓝田县开展2020年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综合演练

2020-10-22 12:27阅读

油槐街道主要领导督导 人居环境整治、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

2020-10-20 18:2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