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那个时候没有想过害怕”

2020-10-27 09:16  安康日报

(通讯员 马艳 刘群)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给笔者讲述了他的初心故事。这位老人的光荣历程让我们追随到苦难的战争岁月,更让我们体会到什么是初心使命。

走近杨成义老人,只见90岁高龄的他精神抖擞、腿脚利索,说起话来声音洪亮、条理清晰。见我们走进家门,杨成义老人忙着张罗招呼客人。

1930年出生的杨成义,家住在镇坪县曙坪镇的一个小山村,虽然家境贫寒,家人却在苦里锤炼、在苦里觅甜,日子总算过得去。

1951年,招兵团队来到了门楼村,这时候的杨成义像许多热血青年一样,觉得这正是报效祖国的好时机。说服家人后,他和村里的几个年轻人一起去应征。经过身体素质、语言等方面筛选,他顺利应征入伍。杨成义和他的12名战友从安康昼夜不停一路步行到兰州,再从兰州乘火车到达边境,跨过鸭绿江,奔赴前线。

战场上炮火连天、烟雾遮日,死伤无数。美军的飞机空袭厉害,丢下来的凝固汽油弹可以烧到第二天,一颗下来一座山都会变成火海。第一次见到这么残酷的战争,杨成义心里自然是害怕的,第一次出国作战,谁不害怕!之后的日子,杨成义一直在前线战斗,他经历过美军轰炸袭击,自己身负重伤,亲眼目睹战友牺牲。在战火弥漫的岁月里,他不断磨砺着自己,也慢慢从一无所知的毛头小兵成长为有丰富经验的加强班班长。

杨成义老人说:当时我腿上中了两枪,那个时候没有想过害怕,也没有想过能活着回来倾听老人对那段峥嵘岁月的回忆,大家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1953年战争结束,杨成义回到祖国,当即被送到位于沈阳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机务学校学习,一年后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可当时的他身患重病,没有办法参加工作,便自主选择回乡。杨成义回到家乡后,并没有炫耀他的功绩,而是低调地在家乡种起了田,安安心心地做一个农民。他认为,作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就是他的职责,为国家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事。

作为战争岁月的见证者。杨成义老人说他带的战士一共有12人,回来的,只有5个。老人说:党给我吃给我穿,跟死去的战友比,我太幸福了。

这位耄耋老人,沧桑往事有很多已经淡忘,然而抗美援朝是他永远也不会磨灭的记忆,他的勇气、奉献和担当,早已经变成基因,在血液里流淌!

全站热点
关于对新疆喀什地区来安返安人员落实健康管理的通告

2020-10-26 22:02阅读

汉阴基层社会治理信息系统获数字陕西建设成果奖

2020-10-26 11:01阅读

陕北民歌唱起来 延安特产惹人爱

2020-10-24 15:03阅读

农高会咸阳市申请签约项目39个金额超100亿元

2020-10-23 10:04阅读

五市深化合作 打造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干部党性教育培训联盟品牌

2020-10-21 19:32阅读

柞水全力打造特色产业体系

2020-10-20 08:11阅读

王益区:保持定力谋发展 争先进位阔步行

2020-10-18 08:0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