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价高质优的高寒水稻走俏市场

2020-10-22 08:18  铜川日报

本报记者 程红兰 通讯员 王娟

金秋十月,稻谷飘香。眼下,宜君县彭镇高村的高寒水稻刚刚成熟,还没收割完毕,就已经通过预售卖到了上海、西安等大城市,和往年一样,今年的销售情况一如既往地火爆。高村的稻米每斤卖20元,远远高于市场价,为什么还如此俏销?近日,记者走进高村的水稻脱贫示范基地去寻找答案。

在高村水稻脱贫示范基地,金灿灿的稻田在群山环抱中格外醒目,秋风拂过,沉甸甸的稻穗迎风摇曳,阵阵稻香扑鼻而来,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正在收割水稻的村民和正在作业的收割机。

高村党支部副书记陈家齐向记者介绍:“我们的稻田用山泉水灌溉,并且不允许打农药、上化肥,用的全是农家肥,严格实行绿色种植。我们的高寒水稻生长周期特别长,南方一季大米长三四个月就可以收割,我们这儿到7个月才能收割,一年只收一季,口感好。正是因为这些优势,高村的大米走向市场也是供不应求,每年在预售阶段就被抢购一空。”

据了解,高村村民以四川、湖北、安徽的“移民”居多,有着种植和食用大米的习惯,这里的自然气候条件也适宜稻米生长。为了让贫困群众尽快脱贫,村委会决定调整产业发展结构,同时借助菜单式扶贫政策,以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大力发展水稻种植,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自2016年恢复水稻种植以来,高村紧紧围绕“依托产业抓扶贫,依托扶贫强产业”的思路,把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作为扶贫开发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宜君县以水稻产业为载体,实行产业化扶贫,引导扶持高村贫困农户种植水稻。目前,高村600亩水稻脱贫示范基地年产值可达300余万元,带动贫困户户均年收益0.6万元。

“依托水稻种植,我们成立了五个合作社,带动全村183户748口人,其中贫困户30户106人,贫困户除了每年固定的分红外,长期在稻田务工,光务工每年每户户均收入3000块钱左右。”陈家齐说。

高村脱贫户罗小斌一边忙着收割水稻,一边向记者津津乐道:“我将15亩地流转给了村里种水稻,父母年纪大了,长年生病,我也不能出远门,因为以前有种植水稻的经验,村上雇佣我在这打工,一天200元,利用土地流转和自己打工的收入,我在自家院子里修建了民宿,以后的日子我是越过越有盼头。”

近年来,高村党支部对稻田实施精细化管理,因地制宜开发稻鱼、稻虾共作,田埂套种苜蓿、莲藕,苜蓿养鱼养鸭的多元化生态循环模式。而北方的水稻田在当地也成为了独特的风景,每到夏季,许多游客慕名而来,乡村旅游也成为高村群众脱贫增收的另一把“金钥匙”。

全站热点
阎良区开展2020年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演练

2020-10-21 23:25阅读

油槐街道主要领导督导 人居环境整治、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

2020-10-20 18:20阅读

鄠邑区大数据信息中心组织人员参加“中国(西安)国际智慧城市建设论坛暨首届中国(西安)区块链产业论坛”

2020-10-19 19:06阅读

王益区:保持定力谋发展 争先进位阔步行

2020-10-18 08:02阅读

“处处皆光影,相约在长安”2020新城电影嘉年华观影狂欢·惠享不停!

2020-10-16 10:11阅读

用红色精神筑牢党员干部思想根基

2020-10-15 08:23阅读

话剧《张富清》在延安激情上演

2020-10-13 13:0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