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新政在鸵鸟蛋上创作的蛋壳秦腔脸谱色彩艳丽。
在兴平市,有一位82岁高龄的老人,70多年如一日痴情秦腔艺术,尤其对秦腔脸谱绘画制作艺术的痴迷,在业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他就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鲁新政。
鲁新政是兴平秦腔脸谱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在几十年的秦腔艺术生涯中,师从于张福寿、张兴良、任存才等秦腔名家,从秦腔化妆艺术到秦腔脸谱绘画艺术,鲁新政在秦腔艺术领域的继承和探索方面做出了许多大胆而有益的尝试。
秦腔是我国历史上最悠久的剧种之一,秦腔脸谱是秦腔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在鲁新政的笔下,不但有皮影、剪纸艺术的原生态韵味,而且有茂陵博物馆里汉代石刻艺术的粗犷与刚劲,他对自己所作的每一个脸谱绘画作品,都能够娓娓动听地讲出一个故事。
鲁新政对秦腔脸谱绘画艺术的钟情,源于他在长期的积累中不断收集,至今他已经搜集收藏秦腔脸谱684张,还亲手绘制了几个长达30多米、有300多个性格不同的秦腔人物脸谱。此外,他在鸵鸟蛋上创作的蛋壳秦腔脸谱,色彩艳丽。这些蛋壳脸谱,先后被许多秦腔脸谱爱好者收藏。
鲁新政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在他家的客厅,马勺脸谱、斗方脸谱、鸵鸟蛋脸谱、纸质脸谱比比皆是,犹如让人走进一个秦腔脸谱的世界。闲暇时,他总是喜欢唱一段秦腔,他说这是他一辈子的爱好,也是一辈子的追求。
秦腔脸谱绘画比较复杂一点儿,现在有好多戏剧脸谱出版了,有京剧、汉剧,唯独没有秦腔脸谱,我就想把秦腔脸谱绘画艺术继承下去。秦腔有2000年历史,不管怎么样,我一定要把这画下去,下一代画秦腔脸谱就有资料了,下一代才能把它发扬光大,把它传承下去。鲁新政说。
咸阳日报全媒体记者:高依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