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梦焕
“没想到我的作品还能在文化馆展出,那一天,给我颁发证书的时候,我的心里很激动,我就是一个农民,能有这么高的荣誉,心里又高兴又感激,现在我都成了名人了,走到街上,认识的人都说‘你现在能行,成了文化人了’。”距离王益区新村村民张湖北第一次参加农民书画展已经过去10多天了,但说起那天上台领取颁发的优秀作品入选证书时,他的言语间还透露着难掩的开心。
9月2日那天,张湖北起了个大早,吃过早饭,他换好衣服将自己收拾得利落又精干,便搭车从新村赶往王益区文化馆。那一天,像张湖北一样,从王益区四面八方乡村赶来参加农民书画展的还有梁家塬村的梁广宇、军台岭村的梁平均等6位农民书画家。
一到展厅,看着几十幅精致的书画作品,张湖北的心里有点怕了:“我就是个农民,平时干地里活儿,画画也是业余,作品不敢拿出来叫人看……”但在旁人眼里,这些作品形式多样,笔墨夸张奔放,将农民新生活展示得淋漓尽致,尽管受环境和学识所限,但每位农民书画家的作品都显示出独特的风格面貌。现场,7位农民书画家和铜川神州书画研究会、王益区美术家协会等专业书画家交流创作技法和心得,不亦乐乎。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已从单纯的物质条件上升为精神追求,为了发展繁荣乡村本土文化,探索实践乡村文化治理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改革,2019年,王益区文化和旅游文物局携手辖区村镇(办)在罗寨村、新村、军台岭村等建起了19个“一院一特色”的乡村文化大院,培训了220多名乡村文艺骨干,推动乡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我们在推进乡村文化大院建立的过程中,在农村发现了一批书画爱好者,为了展示新时代农民的风采风貌,鼓励他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特意策划举办了王益区首届‘墨香王益、文化扶贫、书画惠农’农民书画展。”王益区文化馆馆长吕运鹏告诉记者,为了办好农民书画展,前期征集了包括国画、速写、烙画、书法在内的100多幅书画作品,经过评比筛选,选中60余幅进行展览,其中包括7位农民书画家的书画作品,展览为期半个月,将持续到9月16日。
对于残疾书画家梁广宇来说,以火为墨,创作烙画本是他面对艰难生活的一味调味剂,却没想到自己的作品被公开展览,他坦言,作为一个残疾人,能够因为兴趣爱好走进“文化人”的圈子,这对他既是肯定和认可,也是鼓励,他非常感谢政府能提供这样的平台和机会。
“农民书画家既是农民又是书画家,他们在劳动之余,学习创作,追求精神的富足,他们是新时代农民的代表。后期,我们还会择机举办农民书画展和其他反映农民精神文化的活动,让农民群众劳有所乐,也助推乡村文化更加活跃繁荣。”王益区文化馆馆长吕运鹏说。